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探索
2019-04-25钟卓宏
钟卓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当前的德语教学需求,所以,本文结合当前的德育教学现状,对小学的德育教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探索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通常不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加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很难正常开展,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也就成为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的难题。
一、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1、中华传统美德由德育教育和其他内容组成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闻名文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占据了传统美德的一半,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得到改善和完善,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强大文化资源。因此,为了将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必须在小学教育当中积极开展德育教育。
2、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品格的塑造
小学通常是孩子们启蒙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小学生普遍都很单纯,对外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正确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因此,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3、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除了优秀的成绩、健康的体魄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教会学生处世之道,使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学遇到了很多困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不够,仍保留着应试教育的固有弊端,教师们过分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文化课的教导;德育教育的口号是在喊,但只是表面工作,并未落实到个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不能起到关键的影响教育作用;教师的教授技巧不专业,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探索
1、教师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注重因材施教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日常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也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所以教师要学会策划一个漫长的可行、靈活的计划。比如:教师可以例举生活中的道德判断的案例,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某一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规范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纠正和鼓励,从而使他们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教师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与目前的社会发展脱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被动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更加厌恶学习。所以,小学教师应当学会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采取一些与我们实德育知识形象化,使知识更加生动;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拔河,释放孩子们的天性,教会他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回家给父母洗脚,深入感受一下亲情,而后在课堂上进行一个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德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师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现代信息技术之一的多媒体,在教学领域已经很常见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都集于一体进行教学。教师合理化运用教学设备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比如,教师在讲解现代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即乱闯红灯时,可以借助教学设备播放几组画面不同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并配合相应的声音,引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双重的刺激,然后再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看感,分别引导同学们说出视频当中分别有哪些行为是违规的,应当如何更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课堂上高度集中于德育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德育教育通常最容易被忽略,导致德育教学的实施并未取得重大进展,这种不利于小学德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应当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地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赵福庆、徐建华、任文娟:《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来自全国“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成果展示暨交流会”的声音》[J].中小学管理,2017(02):50—52
[2]林雪:《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研究》[J].创新教育20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