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提问有效性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9-04-25陈琴英

文理导航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平面图游戏思维

陈琴英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普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要做到这些,教师善用语言的引导极其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提问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提问语,“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难以驾驭开放的课堂,易“放”难“收”,或“收”而不“放”,经常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对质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或太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深思;有些教师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导致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值得学习。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有效备课,是有效提问的前提。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正确理解文本的含义,多角色多次“进出”文本,即教师要站在作者及自身的角度读懂教材的内涵,站在编者的角度读懂教材的编排,也要在学生的角度读懂教材的难易,而且教师还要在这几种角色互换中找到彼此的差异,然后以学生的视角出发考虑学习教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要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准确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信,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还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比如:在设计二年级下册《安全的玩》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我原来是这样设计的:1、提升学生对游戏的安全意识与辨识能力,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识别安全与危险的能力;2、提醒他人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做到防患于未然;3、培养学生对他人安全问题的关心与责任感,激发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后来,经过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后,我又重新设定了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场所与游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掌握游戏中安全自护的方法,自觉远离安全隐患;3、尝试创设有安全警示的环境,帮助更多人安全地生活。根据教学目标,我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学生学习后就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游戏场所与游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掌握了游戏中安全自护的方法,最后尝试做一些安全警示语或安全警示标志,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启迪思维的效果。

二、面向全体,是有效提问的根本要求。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课堂教学技能。提问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是高效课堂的最根本要求。

  1. 提问要有计划性

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比如从课题的题眼切入、从关键的内容切入、从文章的结构切入等)都要进行精心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都要胸有成竹,精心筹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要想学生学得明明白白、痛痛快快,首先教师本身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有效。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学做“快乐鸟”》一文时,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有什么快乐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吗?(2)生活当中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谁都会遇上烦心事,你能帮帮他们解决吗?(3)看到他们重新快乐起来,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4)在生活中,你帮助家人和朋友排遣烦恼、获得快乐吗?(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烦恼,增强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自己或别人的烦恼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快乐;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给别人送去温暖是多么快乐幸福的事。”这个道理使学生将这种乐于、善于帮助自己和别人找快乐的良好行为延伸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1. 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提问要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和文章精彩之处。提问要促进学生的思考,要围绕教学目标,减少或避免走过场式的应答方式——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学会了吗”,这种应答式的提问,不仅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还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很热闹,但价值不大。

3、提问要难易适度

提问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让人难以琢磨,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此减少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少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把学生估计得太高,往往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全班举手者寥寥无几,这样的课堂往往会陷入僵局,即使回答了质量也不高,课堂成了几个尖子生表现能力的舞台,很多学生参与不到其中,这样的课堂只会事倍功半。如果问题设计得让学生“跳一下能够着”,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这节课中,在理解“长大”的含义时,我设计了“我变大了”“我进步了”“我懂事了”这三个环节,学生对成长能很好地举例;而在“进步”这个环节,大多学生更侧重于学习的进步,老师适時点拨后,学生也能从生活中找到自己进步的痕迹,个别学生还较好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在“懂事”这个环节,我通过学生家长拍的视频《对孩子的寄语》,引导学生分享懂事的故事,然后结合视频《母亲节的礼物》明白要有感恩之心。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难易适中,学生学起来兴味盎然,整节课气氛活跃。

4、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圈子,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平面图》一文时,在学生学会看平面图后,我适时地提问:根据给出的《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平面图》完成以下内容:(1)圈出6个游览项目;(2)从一个门进,另一个门出;(3)游览途中要考虑卫生间使用情况,中途可安排进餐;(4)在平面图上画出路线图。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学生解决问题后,我又问:“如果你在途中走散了,平面图能给你带来什么帮助呢?”“除了看平面图,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各自说出了不同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安全意识,让课堂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三、指向性明确,是有效提问的必要条件

指向性指提问的目标明确,指向清晰,要让学生的活动与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我在教授小学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时,在游戏环节“我是排队小标兵”中,先让学生比比哪组排队速度最快,有的小组排成一排,有的排成两排,这就是问题指向性不明确造成的。我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指出学生排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又重新发出指令:“请大家按广播操队形快速排好队!”这下孩子们就迅速地排成一排。可见问题指向性是否明确决定能否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只有掌握了一些提问的技巧,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生动精彩。将课堂提问与发掘学生的潜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结合,做到精心设计、有备而问,把每一次的课堂提问变成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和鼓励,营造使学生敢于被提问、乐于被提问的课堂氛围,有待于我们结合实践继续研究、创造。

猜你喜欢

平面图游戏思维
《别墅平面图》
《别墅平面图》
《四居室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