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息素养内涵探析*
2019-04-25石艳霞
成 佳 石艳霞 王 浩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德为律师事务所太原 030024) 太原 030006) 太原 030006)
1 引言
健康信息素养(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HIL)最早于2003年由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MLA)提出。2005年我国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同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评估体系[1]。随后颁布简称66条的关于公民健康素养的相关文件,在2015年底公布新版66条,其中基本技能规定要求关注健康信息,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2]。HIL作为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必将成为衡量公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HIL概念目前多采用MLA的表述,即意识到健康信息需求,确认可能的信息源并运用其检索有关信息,评价信息质量以及具体情境下的适用性,分析、理解并使用信息做出合理健康决策的一系列能力[3]。经过大量文献分析对比,笔者发现在我国尚未对HIL概念进行深入分析,许多与之有关的文献大多为医学信息学领域,重点关注概念普及和前沿或热点的浅显讨论[3]。本文旨在通过对重要概念内涵的对比分析,得出HIL的演化路径,对其内涵进行较深入的挖掘。
2 IL与HL概念和内涵
2.1 概念
2.1.1 概述 探索HIL内涵与信息素养、健康素养这两个重要概念密不可分。1974年健康素养一词首先被引入美国学校的健康教育标准(Simords,1974)。同年信息素养这一术语也首次在国家情报科学委员会信息产业协会的报告中使用[4]。因此HIL的出现晚于信息素养与健康素养近30年。我国许多学者利用可视化软件分析认为HIL是以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基础的新近研究热点[5]。所以对HIL内涵进行探讨要沿以上两个主要概念的演化路径分步展开。
2.1.2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IL)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Paul Zwrkowski提出,具体表述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一种技能[6]。通过文献分析发现IL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尤其是我国的研究可谓内容丰富,分支广泛。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学术合作比较少,还未形成核心研究者群,基本处于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状态[7]。
2.1.3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HL) 其概念尚未定论,但广大学者大多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美国国家图书馆的定义,表述为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的决策能力[6]。尽管HL和IL同年出现,但二者发展不尽相同。IL研究发展时间更长,而HL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我国的相关研究才刚起步,对其定义和内涵的理解仍停留于表面。为加速推进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事业,广大学者更应加紧步伐追赶国际研究领先水平。
2.2 内涵辨析
2.2.1 思路与方法 运用简化版Morse概念对比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其分析结果帮助后续定性对比与讨论。其中采用“速剪”方式对相关文献进行简易评估,具体方式如下:第一,确定每个概念的可接受定义和表达式; 第二,找到引用过此定义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评估;第三,从上述操作中选取3篇文章,挖掘其撰写时间和目的;第四,以上选取的定义表述及文章将被用于作为概念初步对比的基础[4]。基于此对中国知网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筛选,主题词分别是信息素养内涵、健康素养内涵。时间截至2017年5月3日。甄选出的文献及被引次数,见表1。国内IL研究显示从2000-2006年中相关发文量增长速度迅猛,但是随后的5年中增长速度放缓,从2012年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7]。笔者选取的文献与此趋势一致。
表1 IL与HL甄选出的文献及被引次数
2.2.2 内涵比较分析 内涵是对定义的深入理解和探究,也是对概念的深化与升华。笔者对表1中的6篇文献进行细致梳理,将IL和HL定义与内涵要素整合并对比,见表2。许多学者在有关IL内涵的表述中都认为信息能力是核心与关键。笔者也认可信息能力的重要性,但信息知识、意识、道德等非认知因素同样重要。信息知识是前提要素,必不可少,同时对信息能力的形成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在HL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正如表1所示,文献作者持有不同观点。孔燕等认为HL内涵主要包含3点,即健康知识、意识、技能[10];江洁等从内涵模型分析,除以上3要素外认为还需关注健康理念、行为、背景[11];祖光怀以我国公民HL为基础,从本土化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健康知识或健康技能是基础,重点是健康观,表现形式就是保护法[12]。总之,对比IL和HL内涵可以发现两种素养均以知识、信息为基础,与非智力因素如社会背景、道德法律等互相作用。二者区别在于IL以信息技能为重点,HL强调健康意识和行为的表现。笔者认为IL和HL是不同概念,但存在紧密联系,彼此交织,相互补充,如分割二者来探讨HIL内涵有失偏颇。
表2 IL与HL内涵对比
3 HIL内涵探索
3.1 HIL、IL和HL之间的关系
国际上比较公认HIL基础是HL,而非IL。特别是美国,HL从最初提及就已包含HIL内涵[13],认为HIL是IL和HL的渗透与融合[13],应将信息能力(信息技能)纳入到HL的研究中[13]。我国的张士靖教授也持有相同观点[5]。笔者认为HIL是HL和IL的交叉与融合,是HL和IL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到彼此领域后碰撞产生的新思维。所以HIL属于IL领域,也属于HL范畴,在当今学科之间互相融合、共享共建的时代,已经很难在HIL内涵中清晰明确地划分哪些要素归属IL或HL内涵。
3.2 HIL演化路径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HIL最早沿着IL和HL两条路径逐步演进,见图1。早期的IL概念是狭义的信息能力表述,基本看不出HIL的存在,随着IL内涵不断扩展,广义IL开始强调终身学习能力,逐渐应用于教育学,形成信息素养学科,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早期HL概念并没有明确提出HIL内涵,而是随着HL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发展与延伸,在信息能力与HL的交汇融合中凸显出HIL的重要性与内涵元素。
图1 HIL演化路径
3.3 HIL内涵及建模初探
3.3.1 概述 经过文献分析、概念内涵的对比,笔者认为大多数学者或是以实践为基础,建立HIL评价体系,或是以概念为出发点,构建与之对应的模型,都未能够很好将地理论联系实际。笔者试图通过HIL内涵分析得出主要因素,结合我国相关研究现状,对HIL的内涵模型构建提出设想,见图2。
图2 HIL内涵模型
HIL模型构建可以从6大方面进行评价与描述,分别是健康知识/信息、健康信息需求、健康信息观念/理念、健康信息技能/处理能力、健康信息利用能力/健康行为和健康信息背景[6]。
3.3.2 健康知识/信息 笔者认为健康知识更倾向于医护人员或科研人员所习得的专业内容以及医学前沿领域信息。而健康信息则更倾向于公众比较容易掌握和获取的如健康常识、保健护理方法等各种庞杂的知识形态。健康知识与健康信息有交叉且互为补充,奠定HIL的坚实基础。
3.3.3 健康信息需求 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需求,常见的主动需求包括预防疾病知识的主动学习、病患与家属的知情权、定期主动去医疗机构体检等,相对于主动需求而言,被动需求可以理解为储备需求或者健康信息教育,如医学科研人才的储备与交流、医护工作者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公益单位开展的健康教育宣讲活动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健康信息需求还可以分为两类,即日常和特殊需求。日常生活中总会看到一些特殊群体,如婴幼儿、老年人、残障人士、慢性病患者等,其需要大量的健康信息或健康服务,如果这些服务通过指导能够自主地获取将会节约社会成本,使得健康信息与服务的日常利用变得更快捷准确。而突发事件或者意外受伤的民众所需要的紧急救护指导则属于特殊需求,虽不常见常用,但是十分重要和关键,不可或缺。
3.3.4 健康信息观念 属于信念性HIL,也可称其为健康信息理念。由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健康信息观念/意识/理念也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妨碍讨论和研究。认为如果能够将健康信息观念进一步分解为健康信息获取方式、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度和其服务内容等,这样探索指标体系构建和分析讨论要素内涵可能会更加清晰准确。
3.3.5 健康信息技能 IL在HL中最直接的渗透就是健康信息技能,也可称作健康信息处理能力。此处所说的技能或者能力是指在医疗环境的大背景下公众具备的阅读、计数等基本能力。随着社会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提高获取、分析、评价、交流健康信息等一系列能力。健康信息技能/处理能力是HIL模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将其他内涵元素稳固支撑和无缝对接。
3.3.6 健康信息利用能力/健康行为 健康信息利用能力处于模型顶端,是个人通过健康知识/信息来维护知识体系,保持健康,实现自我满足的各种健康行为的总和,健康行为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使用健康信息是HIL内涵的核心。如果所有的探讨或摸索未能帮助公众改善健康情况,没有很好地指导健康行为,那么各种设想和讨论没有任何意义。健康信息利用能力/健康行为应予以起足够的重视,在后续研究和评估中这是重中之重。
3.3.7 健康信息背景 即包括年龄、性别等内在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外在环境的总和,也是与健康信息相关的所有环境通称。健康信息背景是模型中其他5大内涵要素的根本依托[6],同时这些要素也时刻影响着健康信息背景,或促进其发展,或制约其进步。
4 结语
未来HIL将会成为民众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评估大众健康以及公共卫生水平的核心体系中。我国HIL研究还有许多领域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本文在文献量化基础上对主要概念深入分析,重点对HIL的内涵、演化路径以及模型构建进行客观表述和探讨。同时梳理明晰HIL、IL和HL之间的关系,期望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