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配方颗粒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观察

2019-04-25李建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药液直肠体温

李建平

(平罗县中医医院儿科,宁夏 平罗 753400)

感冒又称伤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外感肺系疾病,主要由于感受六淫或时邪疫毒所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卫外不固,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易于感受外邪,常因气候骤变,寒温交替,外邪乘虚侵袭肺卫,致营卫失和,肺气失宣,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证候,而发为感冒[1]。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鼻部和咽部的急性感染。亦常用“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名诊断,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因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V)、腺病毒(ADV)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亦不少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特别在婴幼儿时期更多见。由于感染蔓延扩散或由于变态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可引起鼻窦炎、肺炎、脑膜炎、肾炎、风湿热、心肌炎、紫癜等并发症[2]。部分婴幼儿在高热状态下极易出现惊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损害到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临床多采用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口服降温并抗感染治疗,但存在服药困难、患儿拒药及副作用等诸多问题。探索采取简便有效的方法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显得十分必要。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是一种中医外治适宜技术,通过肠道灌注中药,借助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简便,效果肯定。我院儿科近年来采取中药配方颗粒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感冒发热患儿1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80例。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6岁9个月,平均3.5岁。对照组男 42例,女38例;年龄最小1岁2个月,最大6岁11个月,平均3.8岁。2组患儿均以发热为主诉,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对比研究。

1.2 诊断标准 2组患儿均符合中医儿科学感冒诊断标准[3]。西医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排除肺部等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所致高热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常规抗感及退热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布洛芬混悬液[60 mL:1.2 g/瓶,国药准字 H10980022,批号 50217060,天大药业(珠海)有限公司。用法用量:1~3岁(每次口服 4 mL,4~6岁每次 5 mL,7~9岁每次 8 mL。4~6 h可重复用药 1次,24 h不超过4次]口服;体温在38.5℃以下,采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根据年龄和体质量计算药物剂量,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服药。

观察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直肠滴入治疗[4]。基本组方[5]包括柴胡 15 g,生石膏 30 g,金银花 12 g,牡丹皮 10 g,板蓝根 10 g,葛根 10 g,薄荷 6 g,蝉蜕 6 g,桔梗 6 g,生姜 3 g,生甘草3 g。操作方法:将上述配方颗粒混合后用开水融化,待药液温度降至30℃(28~32℃)左右装入一次性医用灌肠器(输液袋),输液管末端均匀涂抹医用凡士林润滑,患儿取侧卧位配合,然后将输液管置入肛门内,控制置入深度4.5~9.5 cm左右,将药液缓缓滴入直肠内,嘱家长将患儿臀部拘紧,保持30 min左右,尽可能使药液保留在直肠内渗透、吸收充分发挥药效。每次滴入100 mL,每天2次,1日1剂,疗程 3 d。上述中药剂量及灌肠药液为4岁剂量,<4岁依年龄酌减[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依据体温变化及疗程判定疗效。痊愈:体温在用药24 h内恢复正常;显效:体温在用药24~48 h内逐渐恢复正常;有效:体温在用药 48~72 h内逐渐降至正常;无效:体温在用药72 h内没有降低,部分患儿仍反复发热。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 60.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感冒发热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小儿感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时节及气候骤变时发病率较高,婴幼儿更为常见。《医学三字经·小儿》曾说:“稚阳体,邪易干”。《温病条辨·解儿难》也指出:“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外感六淫或时邪疫毒是小儿感冒的主要致病原因,其病位在肺,病机关键为邪袭肺卫,营卫失和,肺气失宣。本病若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失治不愈,表邪入里,易生变证。部分婴幼儿在高热时容易引起惊厥,须严加防范。小儿感冒热多于寒,临床多表现出表证、热证、实证,治以解表兼以清热为主。组方中柴胡、薄荷、葛根、蝉蜕解表透邪、疏风散热;金银花、板蓝根、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桔梗上浮宣肺利气;生姜、甘草为佐助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退热除烦的功效。据病情可加大柴胡和生石膏的用量,增强退热疗效。易惊加钩藤、僵蚕各10 g熄风止惊;大便干加生大黄5 g,通腑泄热。中医认为肺主宣发肃降,主一身之表,肺朝百脉,与大肠相表里。经直肠灌注中药,药物可循经达肺,输布全身。大肠主津和传化糟粕,通腑泄热有助宣发肺卫,宣降相宜,表邪得散,肺热得清,脏腑阴阳恢复平衡,则疾病趋向康复。

现代研究证明,解表类和清热类中药对多种致病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部分有抗炎、免疫调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金银花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板蓝根、薄荷对多种病菌及流感病毒、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柴胡、葛根具有明显解热、抗炎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石膏在 Hands液中能明显增强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死菌及胶体金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成熟等作用[6]。中药组方不仅增强了退热疗效,协同治疗感冒的效应也大大提高。这一效应要求现代医学做进一步研究。

针对小儿感冒发热病症,西医药治疗存在局限性,抗病毒药副作用大,且临床疗效不明显,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肌注、静滴技术风险高,家长多不接受。反复使用解热镇痛西药布洛芬等,副作用较多,如过度发汗易耗津损阳,可引起腹痛、呕吐、低体温甚至虚脱等症状。选用中药配方颗粒组方经直肠给药,避免了煎药环节,提高了治疗时效,退烧作用温和、稳定、持久,使用安全可靠,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二者结合使用,可以发挥显著效果,极大的提高患儿依从性,减少西药副作用。同时,灌肠药液温度低于直肠内温度,还可起到物理降温的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儿实现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药液直肠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