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思维导图,培养思维品质

2019-04-25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19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导图词汇

广东

一、什么是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大内容之一,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其中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对事实的客观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强调的不仅仅是理性思考,而是综合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部分要素,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7年版《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然而,当今我们仍然面对诸多问题。首先,处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不会为毫无根据的传闻所左右,会抵制无事实根据的传闻。其次,现今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仍主要停留在浅层次学习的层面上,未有或少有深度学习。根据布鲁姆的六层次学习理论,思维能力由下至上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前三个层次被称为低阶思维,后三个层次被称为高阶思维。北师大王蔷教授也指出当前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忽视对主题情境的创设和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导致思维培养的缺失。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践行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英语学科素养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根据自身实践,认为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思维导图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把思维的连续性、深刻性、批判性、发散性和联想性等许多思维方式毫无障碍地表现出来的工具。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笔者将以英语读写整合课为例,探讨思维导图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以及各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止步于低阶思维,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运用高阶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笔者选取了人教版选修八Unit 2 Reading部分的文章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作为读写整合课。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克隆的定义、克隆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克隆动物的步骤、多利羊的诞生与死亡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是一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典型素材。笔者通过读前运用思维导图构建主题词汇网、读中“以读导图”、读后“以图导写”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以下是笔者的具体教学设计:

1.读前环节:运用思维导图构建主题词汇网,培养发散、逻辑、归纳等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每个主题都涉及了庞大的词块、语块和句型知识框架。但是学生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混乱的,缺乏结构性。所以在读前环节,教师应以某一个主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想、回忆、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词汇,从而形成一定的词汇网,建立和教材配套的词类库。

读前热身阶段,笔者首先以主题“cloning”为中心,通过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cloning?”让学生围绕主题中心词“cloning”进行头脑风暴,发散联想与之相关的单词或短语。在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词汇图式之后,笔者又通过提问“What can be cloned?”和“Why do humans clone?”来分类、归纳被激活的词汇,同时补充欠缺的词汇。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通过帮助学生构建主题词汇网,为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做好了铺垫。以下为以“cloning”为主题的词汇网:

2.读中环节:“以图导读”,培养概括、逻辑、分析、批判性等思维能力

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更要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概括、逻辑、分析、批判性等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就是培养学生这些思维能力的高效学习工具之一。教师需要巧设活动,引导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入了解,并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逻辑概括、梳理脉络、构建篇章结构等。

在阅读环节,笔者主要设计了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文章的写作框架和写作内容,厘清脉络,培养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框架,同时要求学生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复述。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把握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探究问题“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cloning?”。 所 以笔者的第二个任务是通过再次查找文本信息,围绕“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运用思维导图总结出支持和反对克隆的两个观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阅读文本,为后面的输出环节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克隆的优缺点,正确判断各种思想观点,阐述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见解并陈述理由,理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

3.读后环节:聚焦思维,“以图导写”,促进迁移创新,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

为了进一步实现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在读后环节笔者设计了“以图导写”的写作任务。通过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的学习之后,学生的主题语言图式知识、文章脉络已经基本形成,为了进一步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笔者结合本文与最新“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设计写作任务“What do you think of gene editing performed on human embryos(胚胎)?Do you think that gene editing on human embryos should be allowed?Are you for it or against it?”。笔者在“以图导写”这个环节,主要设计了四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广泛阅读,聚焦思维”。在读后环节,笔者并没有立即让学生进行写作,而是要求学生课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广泛阅读相关文章,聚焦各种思维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第二个任务是“小组协作构图,教师辅助指导”。在写前通过画思维导图,厘清思路,构建文章写作框架,能够使文章内容更有条理、表达更加清晰、逻辑性更强,解决篇章结构松散、逻辑混乱的问题。由于具有可视化的特点,思维导图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在图纸上,因此教师更能关注到学生的写作过程和语篇生成过程。第三个任务是“交流反思,完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介绍自己的思维过程,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修改建议。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完善思维导图,进一步厘清写作思路。最后一个任务是“根据思维导图,正式写作”。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之后,笔者已经帮助学生在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搭好“脚手架”,所以此阶段学生开始进入正式写作。

此外,在写作这个阶段笔者通过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查阅大量与基因编辑相关的文章,为思辨性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能够有理有据地、充满思辨地、富有理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盲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在面对学生表达不同看法时需具有批判性精神。教师应能接纳和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对权威提出质疑,只有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下图为其中一个小组完善后的思维导图代表作品:

四、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学习工具,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恰当使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批判性导图词汇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