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24李海玲

求知导刊 2019年51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强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德行素养、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觉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生活情境的使用是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高德行修养,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是引导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1-0009-02

引 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原则是立德树人、知行合一,讲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正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将枯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增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实践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在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行与修养,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要提升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效率,教师首先应当正确地认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严格按照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结合青春期阶段学生的特点而进行规划的,这门课程开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健康、正确的生活观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与尊重他人,因此该门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通过发展学生善于在生活中探究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认知,提升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班级内、校园中或家庭里进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德行修养与生活习惯的正确引导。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班级内的板报、展示墙等空间张贴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的标语、宣传口号,如“尊重他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和諧班级,人人有责”等,借助日常的环境和氛围营造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良好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班级群向学生分享一些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紧密相关的咨询,如关于亲情、友情,关于如何爱护自己与珍惜生命,关于校园内的安全问题等的内容,通过分享这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咨询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意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性课程,这门学科创设的目的是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帮助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以更好的状态和情绪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打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机会,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融入生活场景中,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其中包含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关注自身的行为[1],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人良好德行的养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以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一课的教学为例,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会给受害学生带来深深的伤痛。校园暴力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一些语言的攻击、嘲笑,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和制止,很可能会发展到身体上的伤害甚至是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很多学生对校园暴力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尽管自身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但仍旧不知悔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校园暴力事件入手,将一些反映校园暴力的新闻报道、电影片段(如《少年的你》《校园规则》等)等在课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借助这些情境中所展示的校园暴力事件,思考为何校园暴力事件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针对校园暴力事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校园暴力产生正确认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达到教学效果。

三、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学生只有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实现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虽然重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却常常忽略了实践和应用的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培养了大批“应试型学生”,学生虽然考了高分,却不能体会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也无法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这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拓展,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与法治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强化个人素养与行为习惯的提升,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增强本课的实践性,收集一些学生与家人之间亲密相处的照片或视频,制作成教学短片,在课上进行播放,用这些温馨的画面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学会如何向家人表达情感,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在课后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引导学生体会亲情之爱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珍惜亲情、感念父母的正确认知。

四、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落地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除了使用生活化的案例开展教学,更需要在课后借助家校共育践行课程所学的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存在责任感缺失、过于依赖家长、情感较为淡漠、自理能力弱和独立性较差的情况。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结合家长与学校共同的力量,拉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园内的真实情况,提高家长对学生德行素养培育和引导的关注,并在家庭教育中进行积极的践行,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生活中的有效渗透。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举行亲子日、公共活动日、校外实践、家长恳谈会等活动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同时借助家长群等工具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传递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情况,拉近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和家长放下心中的包袱坦诚相见,建立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以便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加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支撑。

结 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是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教学案例、教学活动等将该门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对接,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带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强化家长与学校的共同作用,增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实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学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张明哲.生活情境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96-97.

作者简介:李海玲(1987.4—),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