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度鲆鲽类养殖病害流行情况及防控建议
2019-04-24,,,,,,
, ,,,,,
(1.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3;2.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200;3. 中国水产科学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河北 秦皇岛 066100 )
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帮助养殖业者更充分的了解病害的流行特点,更准确地进行病害风险评估,更好地预判病害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在以后的养殖中更好地进行病害预警和制定更有效的病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疫病防控及质量控制岗位2018年度对河北省海水养殖病害流行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调查,调查采用设定测报点和现场取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基本涵盖了河北省所有的海水养殖品种、养殖阶段和养殖模式,其中,养殖鲆鲽类的病害调查是此项工作的重点。
鲆鲽类是优良的养殖品种,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食比例高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河北省是我国鲆鲽类的重要养殖产区。从养殖品种看,河北省鲆鲽类的主要养殖品种为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这三个品种的养殖总量占比在95%以上;另外,还有少量的圆斑星鲽(Veraspervariegatus)、条斑星鲽(Veraspermoseri)和星斑川鲽(Platichthysstellatus)[1]。从养殖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秦皇岛和唐山地区,沧州地区有少量养殖。从养殖模式看,大菱鲆和牙鲆主要为工厂化流水养殖,半滑舌鳎除流水养殖外还有很多养殖场采用封闭式循环水模式进行养殖[2]。
1 2018年度河北省鲆鲽类养殖病害调查结果
病害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秦皇岛(17家养殖场)和唐山地区(11家养殖场),沧州仅“中捷罗非鱼良种场”1家养殖场,总计调查养殖面积270 000 m2;苗种培育调查4家育苗场,育苗面积30 000 m2。检测出的病害种类有大菱鲆皮疣病、大菱鲆神经坏死病、牙鲆弹状病毒病、牙鲆表皮增生症、牙鲆肠道白浊病、牙鲆腹水病、牙鲆弧菌病(哈维氏弧菌)、大菱鲆白便病、大菱鲆脾肾综合症、大菱鲆弧菌病(溶藻弧菌)、半滑舌鳎内脏白点病、半滑舌鳎烂尾病、半滑舌鳎体表溃疡病、半滑舌鳎膀胱肿胀病、牙鲆盾纤毛虫病、大菱鲆波豆虫病、牙鲆车轮虫病等17种病原性(病因)疾病及1种不明病因病。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图3。
从鲆鲽类养殖(育苗)不同类型病原所引起的病害种类占比看(见图1),细菌性疾病种类最多,为9种,占比达到50.0%左右,病毒性疾病次之,4种,占比22.2%左右,寄生虫疾病3种,占比16. 7%,环境性疾病和不明病因疾病均1种,各占比5.6%左右。
图1 鲆鲽类养殖中不同病原类型病害种类占比(%)
从鲆鲽类养殖中不同病害发病率看(见图2),牙鲆盾纤毛虫病发病率最高,达到11.8%,半滑舌鳎体表溃疡病次之,发病率为9.7%,大菱鲆白便病发病率为7.8%,大菱鲆波豆虫病的发病率为6.7%,牙鲆肠道白浊病的发病率达到5.7%,其它病害的发病率均未超过5%;其中,牙鲆弹状病毒病、大菱鲆神经坏死病、大菱鲆脾肾综合症和不明病因病的发病率均不到2%。
图2 鲆鲽类养殖中各种病害发病率(%)
比较鲆鲽类养殖中不同类型病原引起的疾病发病率占比可以看出(见图3),细菌性疾病的占比最高,达到54.0%左右,其次是寄生虫疾病,达到26.5%,病毒性疾病占比在13.4%左右,环境性疾病发病率占比4.6%左右,而其它因素引起的疾病占比1.6%左右。
在不同养殖阶段中,鲆鲽类育苗期间的疾病主要为牙鲆表皮增生症、牙鲆肠道白浊症、大菱鲆脾肾综合症、半滑舌鳎烂尾病和牙鲆盾纤毛虫病;而鲆鲽类工厂化养成中的疾病种类较多,除牙鲆表皮增生症和牙鲆肠道白浊症外,其它所有疾病均有发生。
图3 鲆鲽类养殖中不同类型病原引起的疾病发病率占比(%)
2 2018年度河北省鲆鲽类养殖病害流行趋势
2018年,河北省鲆鲽类养殖中的病害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但危害最大的病害是盾纤毛虫病,该病在2018年主要危害牙鲆养殖,大菱鲆发生较少,没有在半滑舌鳎养殖中发现,该病多数在牙鲆5~15 cm阶段流行,个别养殖场曾因为该病全军覆没,造成了极大损失,在以后牙鲆苗种培育和前期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控;另外,在半滑舌鳎养殖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半滑舌鳎体表溃疡病,该病曾有报道,但采用报道中的方法进行治疗却没有效果(可能是病原不同),本岗位进行了病原分离,确定了该病由弧菌(尚未确定到种)引起,进行了药敏实验,找到了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该病发病率非常高,且急性死亡,一旦发病,一池鱼(2 000尾左右)通常在48 h内死亡,在以后的半滑舌鳎养殖中需要特别关注;大菱鲆白便病和牙鲆肠道白浊病的发病率均较高,但只要防控措施得当,均能够较好控制病情;大菱鲆波豆虫病在2018年也出现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传染性极强且死亡率较高,需要在夏季高温季节重点防控。
2018年河北省鲆鲽类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多数疾病都在往年出现过,但也有几种新发重大(危害较大)疫病出现,需要在以后的养殖中特别注意。新发疫病包括半滑舌鳎内脏白点病、半滑舌鳎体表溃疡综合症、半滑舌鳎膀胱肿胀症和牙鲆弧菌病(哈维氏弧菌),其中,半滑舌鳎体表溃疡综合症和牙鲆弧菌病均有过报道,但在实际治疗时,以往报道中的防治方法均没有作用(可能是病原不同或菌株的耐药性发生了改变),因此,在以后发生这两种疾病时,需要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药敏实验以确定有效治疗药物。
3 2019年鲆鲽类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控建议
3.1 严格实施生物安保措施
鲆鲽类在河北省的养殖模式主要为工厂化养殖,相比其它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受外界环境影响更小,总体养殖管理可以更接近工业化水平,因而更易于实施生物安保措施。生物安保的目的是降低病原的传入、留存和传播风险,通过在养殖设施和管理上执行一整套措施,控制环境中病原的密度与分布,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使养殖管理更规范化。此外,生物安保还强调建立养殖产品的可追溯性,保障养殖产品安全,提高养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4]。
3.2 重点防控牙鲆盾纤毛虫病
盾纤毛虫病种类较多,常见种类包括蟹栖拟阿脑虫、指状拟舟虫、贪食迈阿密虫和水滴伪康纤虫等,该病主要感染牙鲆幼鱼,也感染大菱鲆幼鱼(但发病率较低),从2004年始,该病在河北省的牙鲆养殖中频繁发生,给牙鲆育苗业者和养殖业者带来了巨大损失[5-7],2018年河北省牙鲆幼鱼因该病死亡量在150万尾以上。鉴于该病的特殊性(虫体能够在鱼体内繁殖),目前在全球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需要重点预防。笔者与该病斗争多年,总结了两条防控措施:a.发病初期,提高养殖水温至25~28 ℃,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蔓延;b.将发病的牙鲆幼鱼转移至网箱或池塘中,可以大概率自愈。
3.3 精准治疗
2018年鲆鲽类养殖中出现了很多新发疫病,包括牙鲆弧菌病、半滑舌鳎体表溃疡病等,这些疾病均呈现出高发病率、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虽然这些疾病在外观症状上与以往报道的疾病相似,但采用以往的治疗方法却没有效果,由于不同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有巨大差异,如果不能通过药物实验确定敏感药物,则往往事倍功半。本岗位通过采样、病原分离培养,分离纯化出42株病原菌,很多病原菌在鲆鲽类病害中以往是没有报道过的,这值得高度关注。
3.4 大菱鲆波豆虫病需要密切关注
波豆虫为一种小型纤毛类原生动物,该病在海淡水中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在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频繁爆发,该病呈现出传播迅速、死亡快且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则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病用药后,当病情好转需要立即倒池,否则疾病会再次爆发,这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