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铁路工匠们的故事
2019-04-24余安迪
文|余安迪
半个世纪以前,搭一条船,走水路从桐庐到杭州,得6个小时;七八十年代,走320国道,从富阳到杭州,时间约两个小时;2006年,徽杭高速公路通车,从杭州坐大巴到黄山还需要三个半小时……如今,随着杭黄铁路开通,桐庐、富阳进入了“半小时抵杭圈”,杭黄单程最快只需要1.5小时。曾经小道的泥泞、公路的尘喧,转而化为车窗外如画的风景。
而这些,理应归功于那些心灵手巧的铁路“工匠”。本刊记者寻找到三位曾参与杭黄铁路修建的工作者,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一个中文系女生的奇遇人生
“壬辰年间,浙皖相携,累数年之厚积,扩武林之便道。环视宇内,放眼四方,沪杭浙赣纵向勾连,宣杭甬金双横镶嵌。向东而望,浙皖相接,通途曲折,绿水青山,黄湖之景,咫尺天涯。”
——《杭黄赋》节选
对王淑媛的最初了解,起于一篇《杭黄赋》,1262个字的文言诗赋,字字珠玑,磅礴大气,生动讲述了杭黄铁路的建设历程和沿线风景,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90后女生之手。
和王淑媛通上电话的时候,她已转战海拔三千多米的青海,这是她第三次跟随公司项目驻扎异地,为的是在两年时间里,为青海修建一条市内轨道。很难想象,写就这样一篇囊括工程学、力学、地质学等专业文章的人,竟是一个毕业于中文系的纯文科生。
2016年8月,王淑媛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进入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设想能离家近些,没想到自己会找到这份和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当时就觉得分公司在洛阳还挺好,能经常回家。”可万万没想到,刚一入职,她就被派到离家一千多公里远的杭黄铁路项目点。
王淑媛的工作不仅包括文件处理、新闻报道这类文字工作,还涉及日常接待、内部沟通等,事无巨细。刚开始,她的工作上常常碰到困难。铁路修建,涉及到的都是工科知识,写新闻报道的时候,她就算是到了施工现场,可回到电脑前还是半天憋不出一点东西。因为不了解,所以看不懂,修建三阳站特大桥的时候,她还闹过不少笑话。
“工程部交流的时候喜欢用专业名词的缩略语,比如二次衬砌,他们叫‘二衬’,初期支护他们就说‘初支’。刚开始不懂,往往是他们说什么我就写什么,但书面其实不能写简称。”那段时间,她从工程部同事们口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的意思是对的,但这样说就不对。”
为了能尽快熟悉工作,王淑媛很少闲着,她没事儿就往工地跑,把写好的东西拿给工程队检查,看看每天工程的进度,“恶补”工程知识,一点点学习、积累,这才就有了后来的《杭黄赋》。
“以前读书时,我就和同学一块儿去过西湖、千岛湖、黄山,那时候没有高铁,所以我们都是选择大巴或者普通火车出行,参与杭黄铁路项目之后,发现这些景点真的被串联起来了。”王淑媛深有感触。
做内勤工作不像做一线工程,能够有很多直接的成就感,年纪轻轻就各地奔波、常年不能回家,是什么让她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王淑媛说了四个字:与有荣焉。当你亲身参与,看着一座大桥从无到有、顺利接拢,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它的成长。虽然现在它们只是一些闲散的图文,但也许未来,对于整个中国铁路发展历史而言,这将会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攻坚克难的铁路“蜘蛛侠”
2017年4月19日上午10点30分,中国首台900吨单主梁架桥机,将第557榀箱梁稳稳落于墩台之上,这标志着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33.8公里的杭黄铁路V标段顺利完成全线架梁贯通。
蒋涛,是这次历史时刻的亲历者和指挥者。2014年跟随项目驻扎以来,爬天梯、上桥面、在30米高的主梁检查卷扬机,他就像“蜘蛛侠”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回忆起在杭黄铁路站前V标担任架桥队队长的两年多时间,蒋涛感言颇多。
二航局所承建的标段共有隧道14座,隧道间转场11次,其中多个隧道进出口没有吊车站位的位置,给蒋涛带领的架桥队带来不小麻烦。2017年,项目组面临隧道口箱梁架设最难工况——小西坞1号隧道出口超短距离的箱梁架设作业。这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隧道口往前8.3米就是悬崖峭壁,仅仅后支腿上半部就长7.57米,后支腿出不来,设备没法拼装,更别说要在隧道口架梁。就好比一米八的大个子,在匍匐穿过直径只有一米的通道后,需要在只有一脚宽的峭壁边立起身子,十分危险。
“这次架梁机拼装不允许丝毫出错。”在设备拼装方案研讨会上,蒋涛的话犹如当头棒喝,他提出建议,等后支腿下半部横向展开后,就用吊梁小车代替汽车吊,吊起后支腿下半部前移,把一部分放在桥墩上,然后根据整机纵移情况前后移动,再加用后面的吊梁小车,更好地减轻后门架顶升重量。
在蒋涛的带领下,施工队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计算,调整好卷扬机等动力装置位置,优化钢丝绳布置,以降低设备穿越隧道高度。经过一天的有序安排,隧道口组装定位精确完成。
令人惊讶的是,同样的工况,如果采用双主梁架桥机,工期最快15天。单主梁架桥机的使用,将工期缩短为5天。而且,架桥机不再利用外部吊车等设备,减少了增加的不必要环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可谓一举多得。就这样,提梁小车提调35吨重后支腿纵移、整机顶升等施工新工法诞生了,这也创造了全国单主梁架桥机超短距离隧道口架梁记录。
在蒋涛的带领下,2017年4月,杭黄铁路站前V标架桥队在全线8个标段中,率先优质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任务,获得了业主上海铁路局给出宝贵的2分业内信誉评价。隧道口,那条宣告全线顺利贯通的红色横幅,像是授予他们的“绶带”,熠熠生辉。
40年,一个老铁道兵的光荣梦想
刘志平,中铁十七局三公司杭黄铁路项目部员工。四十年前,他服役成为一名铁道兵,先后参与青藏铁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北京—天津)等六条高速铁路的修建。从西北高原到烟雨江南,四十年间,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
“都说杭黄高铁美,但要知道,筑路人在四年的时间里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刘志平的思绪回到2014年秋天,那时,杭黄高铁刚开工,项目负责的毛蓬岗隧道修建工作便紧跟着开始。隧道进口道位于杭州萧山所前镇,双线全长9.88公里,是杭黄铁路全线唯一一座变截面、大跨度、高风险燕尾式隧道、重点控制工程。
工程要在离洞口1.7公里的大山腹地开挖一个高13 米、宽22米、长80米的山洞,作为隧道开挖的作业面,不仅难度大,还因处在地质断层破碎带而充满危险,如果有一项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2016年3月,隧道施工已经纵深开挖到三公里,由于低压供电线路过长,洞内电压太低,不能满足用电设备要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眼见工程将进入停工状态,解决供电问题的重担落在了刘志平肩上,根据方案,他需要引1100千伏高压进洞,再由变压器变为施工电源。
高压进洞安装要求非常高,风险也极大,最难的是洞内高压电缆的架设,三公里线路,电缆要架在离地面四米高的二衬混凝土墙上,由于当时已经没有任何照明和通风设施,洞内一片漆黑,刘志平只能依靠安全帽上的头灯作业。洞内38度的高温、充斥的湿气,每天都把他“蒸”得浑身湿透,几近脱水。加上氧气不足,在里面时间长了,就会头晕恶心,但为了赶工期,他只能是选择休息一下,又接着干。就这样,刘志平带着大家把电缆一米一米地往前铺,一干就是十多天,终于成功恢复供电。那天,隧道里灯火通明,机器设备又传来轰鸣。
2018年12月,杭黄高铁建成通车,看到自已亲自修建的钢铁大道,穿越在青山绿水间,目睹高速列车在轨道上飞驰而过,刘志平的心里涌起无限的自豪和满足感。而这些画面,也是太多如他一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铁路工作的建设者们的光荣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