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
2019-04-23杨淑
杨淑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主要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公共管理权利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则是指为社会提供文化、科学、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的非盈利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的稳定长效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为保障单位职能得到更好的履行,单位越发重视内部控制,然而,在实际内部控制建设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并提出几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问题;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盈利性企业组织,是一种具有行政职能的非营利性经济组织,肩负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重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能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合理应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推动着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若内部控制建设不足,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内部控制作用难以发挥,则单位极易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影响单位社会效益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约着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特征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约束性特征。行政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其的职责主要是:为人民办好事、为人民办实事、为群众服务等,因此,在相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方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明确单位干部职工的责任和义务,以此约束他们的行为,保障依法办事,避免互相推诿、消极怠工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履行职责。其二,绩效评估特征。辅助其他国家机关,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因行政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国家更注重对单位组织的整体考核,而加强内部控制,单位能够对自身有绩效有个整体性掌握,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提高自身绩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其三,监督制度特征。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能够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管。在单位发展中,为规避滥用职权等情况发生,提高干部职工积极性与能动性,避免责任不明现象发生,可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的落实,以此对内部干部职工进行科学的责任划分,并进行监管。其四,预算合理特征。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其的资金都来自于财政拨款,为保障资金使用合法,单位应对每笔财政支出详细记录。因此,加强财政监督,能够完善单位财务制度,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财政资金利用率,对此,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成为重点。而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落实,能够实现最小资源得到最优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重视度不足,内部控制意識淡薄
将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前者的公益性质,使其很少关注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资金管理严格依照预算法、会计法等进行,但是,在部分基层单位中,资金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收支管理和会计核算,影响了使用效率的提升。在内部控制建设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并不重视内部控制,未能意识到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并且,在部分单位中,领导者仅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却并不重视制度的具体落实,将内部控制作为普通工作进行,仍停留在制度建设层面,以此应付检查,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2)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完善
虽然,在2012年间,我国财政部门已经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试行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持续深入,国家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并要求单位全面建立、高效实施内部控制,保障内部控制能够覆盖单位经济活动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将内部权力运行的执行、决策与监督贯穿至单位发展全过程,对单位所有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有效规范。但是,在内部控制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制度缺失问题,上述要求很难实现。如:某些单位虽然全面建设了预算、收支、政府采购等业务流程,并建立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制度,但是,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中,并未全面结合单位实况,未对所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而是对其他单位的制度照搬照抄,导致制度的执行缺乏切入点,内部控制效率难以保障。对此,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满足国家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成为单位发展重点。
(3)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
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内部控制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建设效率与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对此,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直以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都是弱项,内部控制的管理人员水平不足,管理会计观念薄弱,退休人员较多,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1)加强领导重视度,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想要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单位的重视度是关键。首先,单位领导者应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单位领导人的内控意识,以此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奠定基础。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多个渠道,提高各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提高全体员工内部控制意识,推动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再次,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抛弃惯性思维与经验做法,引导干部职工接触新的思维与事物,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论掌握程度,并依照社会发展与单位情况更新内部控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最后,将内部控制引入绩效考核中,增强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保障制度的全面性,即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并非被局限在某一层面,而是对单位各个部门都能适用,单位内部所有干部职工都能适用。只有内部控制制度覆盖了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内部管理作用,全面规避风险,推动单位健康发展。其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工作,应针对性展开内部控制管理,如:在财政资金管理中,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实现财政资金收益的最大化。最后,全面遵循制衡性原则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部门、各个岗位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充分发挥每一部门、每一岗位的职能,避免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的现象发生,有效防范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3)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落实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应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首先,单位应积极吸纳专业的管理人员,为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其次,应定期对干部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与思想教育培训,保障他们迅速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管理需求。最后,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自学能力,潜移默化的增强管理人员水平,全面发挥内部管理水平。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单位领导重视度不足,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导致单位的内部控制浮于表面。对此,加强领导重视度,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全面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6):164-165
[2]张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10):211-211
[3]汤纯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113
[4]吴红燕.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会学习,2018(16):26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