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教材的德育价值

2019-04-23何礼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良才树德扁担

何礼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纳入了一个革命教育题材的单元,教学中,笔者深入理解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革命题材作品立德树人的作用。

一、以背后故事丰实人物

教学《朱德的扁担》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朱德的精神,笔者带领学生到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学生看到这根扁担时,发现扁担上写的居然是“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醒目的大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笔者向学生讲述了一段扁担背后的真实故事。《朱德的扁担》的作者朱良才是当年井冈山的一名通讯员,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7月,朱良才写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到了1980年,另一位当事人范树德指出朱良才的文章有记忆错误——朱德扁担上的文字不是“朱德的扁担”“朱德记”这几个字,而是扁担的一端写的是“朱德扁担”,另一端写的是“不准乱拿”,共八个字。那根扁担,正是朱德让时任后勤负责人范树德给他做的。

范树德的回忆被认定后,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了复制这个文物,派专人带着一根井冈山毛竹扁担,前往广西桂林,请范树德在扁担上重新题写这八个字。范在扁担上书写后,来人高高兴兴地返回井冈山。一位细心人突然发现“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乱”字,当年是繁体字,而范树德却写成了简体字,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件不真实的复制品。为了还历史原貌,博物馆又派人带着扁担赴桂林让其重写。然而范树德已经去世,现在井冈山博物馆展出的朱德的扁担,就是范树德书写的带有简化“乱”字的八个字。

后来,朱良才口述的《常想起藏朱德扁担的日子》的文章,更正了他过去回忆中的错误:“小学课本有《朱德的扁担》一文。文中说,战友们怕朱德下山挑粮累坏了身体,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这个藏朱德扁担的人就是我。那时,朱总司令常常晚上和毛主席研究敌情,白天和战士们下山挑粮。我是他的通信员,担心他累坏身体,就和其他战友劝阻他,但谁也劝不住。后来,我出了个‘鬼点子,干脆把朱总司令用的扁担藏了起来。可他仍不罢休,找到军需处长范树德,让他花一个铜板买了一根毛竹,为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特地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又高高兴兴地下山挑粮去了。”

以上补白和课文的故事相比,虽然稍有偏差,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文章的真实性,让朱德的形象更可感、可亲、可敬。

二、以情感熏陶取代乏味讲解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笔者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借史激“情”。课前,笔者利用活動课为学生播放了有关周总理的纪录片。在这些影片里,有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参加革命后表现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有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奔走呼告和他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争取外交独立做出的贡献。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总理赫然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情感上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读文悟“情”。笔者让学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关键语句。学生发现开篇的“火红火红”显示了傣族人民的开心和幸福;文中的“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体现了人民的高兴心情,“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等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体现出总理的和蔼可亲。

课后补“情”。课后,笔者给学生补充了老教材中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并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一幕幕令人声泪俱下的场景,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文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和周总理的深厚情谊。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良才树德扁担
军之良才 朱良才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金扁担
A NOVEL METHOD FOR NONLINEAR IMPULSIV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BROKEN REPRODUCING KERNEL SPACE*
小小鱼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
爱心化春雨 真诚育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