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维引向深处
2019-04-23段利芳姚自清
段利芳 姚自清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阅读教学中,作为课堂主导者,从导入课文到引导理解直至情感深化,教师的引导都不可或缺。
一、导在理解偏离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离时,教师引导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嗟来之食》是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和册数)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了齐国一位饥民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教学中,在疏通了文意之后,为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饥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吃嗟来之食活命,二是为尊严拒食。他选择了后者。你如何看待他的选择?”一名男生回答说:“我认为饥者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他的回答使笔者深感意外,但随即想到当今社会,有多少人为了一己之利不惜丧失人格、牺牲亲情……稍作思考,笔者问学生:晚清政府为了保住他们的统治,不惜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对帝国列强却卑躬屈膝。你们怎么看待这种丧权辱国的行为呢?学生显得有些激动:我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可耻,他们太给中国人丢脸了……在学生群情激愤之后,教师郑重地对他们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确应该珍惜,可这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为什么要拒食呢?”学生带着问题再读饥者的话——“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齐答,是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之后,教师再请刚才那位男生发言。男生说:“饥者为了自己的尊严,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我觉得他是有骨气的人。这种气节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人的尊严高于一切。”
在预设中,教师以为学生会很容易答出:饥者是非常有骨气的人,我们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然而,课堂上却出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导在言未尽词已穷处
在课堂上,我们常感觉学生语言苍白,理解肤浅。殊不知,精彩的回答不仅来源于自身的功底,更来源于后天的学习与积累,所以在学生言尽词穷或言未尽词已穷时,教师应适时指导。
八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中,作者叶文玲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讲述了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疏通完全文内容后,教师问学生:作者为什么把书比喻为长生果呢?学生回答说,因为书籍给作者带来了好处,然后便哑口无言了。见此情境,教师紧扣住“好處”引导:这里的“好处”指哪方面?学生马上领悟到是精神上的好处。教师继续问:这种精神上的好处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经过思考,明确了作者是借“书是长生果”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书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滋养心灵,提升心智,升华灵魂,丰富人生。
事实证明,学生能不能读懂文章的内容,领悟到作者的匠心,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依据学情进行机智引导。“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时至今日,叶圣陶先生的谆谆教导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三、导在想象激发处
文学作品中有些地方写得含蓄,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这样的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体会,进而发现文章的主旨。
八年级上册的《读碑》,结尾处写道:“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读完这段话,教师问:作者不会说“天安门广场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他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庄重地回答:作者会说这座庄严、雄伟、壮观的高大建筑,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是一座记载着一个民族顽强不屈精神的丰碑,更是一座激励后人前仆后继报效祖国的时代丰碑。
作者用否定的形式结束了全文,言已尽而意无穷。教师备课时,敏感地捕捉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走向了文本的深处,走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导在情感生发处
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建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思想的启迪不在于干巴巴的讲授,而在于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从言语中去感悟、体会,在课堂中得到心灵的浸润。一位教师在教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把它当成一篇日记来处理。教师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日记记载了一些什么内容。学生说诗人心事重重,失眠了。教师及时引导:他在想些什么心事呢?学生回答:他在想,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不图收复失地,他为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小朝廷而忧心如焚。这名学生的回答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赞许。教师又深入引导:诗人自己的处境很不幸,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现实,他完全有理由为自己悲哀,可他一点儿也不为自己悲哀,他心里真正悲哀的对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说:陆游悲哀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个人。尽管已风烛残年,他却还想着“为国戍轮台”;南宋时期,山河破碎,他“但悲不见九州同”;看到民不聊生,他“南望王师又一年”。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学生的理解很深刻,发言很精彩,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巧妙引导,学生对诗人的理解、对诗情的体悟或许不会这样透彻自然吧。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的契机还有很多,比如导在写法感悟处,导在合作争论处等。崔峦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进行引导,学生就能走向文本深处。
(作者单位:段利芳,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六指中学;姚自清,武汉市黄陂区蔡榨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