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听力教学模式初探
2019-04-23朱少彪
朱少彪
1. 引言
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语言技能中,听读是输入理解技能,说写译属于输出表达技能,其中听是学习者语言习得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条件,严格意义上应称作听力理解,即学习者运用语言及背景知识对语音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和应用三个阶段。
中学听力教学普遍存在“目标模糊,教学随意”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听力成了考听力,听力训练变成听力轰炸,或把听力课上成阅读课,语言背景知识灌输过多,导致听力训练不足;程式化课堂教学冲淡语言交际功能,情景设置牵强,过分追求形式,缺乏有效指导,探究活动肤浅,结果导致学生习惯没养成,细节抓不住,内容听不懂。
2. 工具箱听力教学模式
KIT listening model(KIT即工具箱,knowing,instructing,training首字母缩写)符合技能培养认知规律,包括提供工具(knowing the vocabulary, background and listening strategies),操作指导(instructing students how to use the facilities)和熟练应用(training students to develop listening abilities)三个方面。
2.1提供工具知识,如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
词汇是语言交际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威金斯有句名言:“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扎实厚重的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前提条件,若词汇量少,就无法将语音和词义建立联系,语音词汇之间缺乏关联性,听到是碎片化信息,而无法正确辨音,又将导致歧义,直接影响句子理解。
听力理解是积极认知过程(Petrass,1999),是listening(理解)过程,需要调用大量语言背景,如话题知识、人际关系、语气语调等,而不仅仅是hearing(感知)孤立的词句。
2.2指导听力方法,培养听力意识
如前所述,听力理解是学习者对外部语音信息进行搜索筛选、加工评估的认知过程,预测(predicting)、捕捉信息(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推理(inferring)、概括(generalizing)、速记(note-taking)等多种能力参与其中,这些能力又被归于Bottom-up strategy和 top-down strategy两种听力策略之中。
Bottom-up strategy被看作是基于文本的策略,即学习者更多地关注语言层面信息,如语音、词汇和语法,重点培养搜索特定信息、辨别词音词义和速记能力,常见的题型有词句听辨和句篇填空等。而Top-down strategy被认为是基于学习者的策略,学习者关注的是语境和背景知识,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重点培养预测、推理及概括能力,常见题型分为了解语篇大义(global listening)、判定语境背景、理清人物关系和语气态度等。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两种教学策略于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听后(post-listening)阶段。听前阶段,提供与文本有关的话题词汇,设计相关问题引发思考,充分调动已有背景知识,激发预测和期待;听中阶段,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和听前预测,有目的地搜取相关信息,通过判断推理快速形成构图(图式)并和已有图式进行匹配;听后阶段,指导学生把听到话题信息置入原有图式然后对匹配结果进行评估,对不符语境的判断做出调整。
2.3加强听力训练,熟练掌握听力技能
提供相关知识和进行听力指导只是听力技能形成前提,就像提前准备好工具和使用方法一样,而要熟练掌握技能必须经过大量操作练习,熟能生巧嘛(Practice makes perfect)!Swain“输出假设”认为只有通过大量语言实践语言输入才能得到内化。实践证明,高效听力训练必须坚持整体性、渐进性、自主性统一。
1)整体性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整体知觉法认为,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且制约部分性质与意义,但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听力是一个综合技能(integrating skills),听说写构成完整语言实践体系,围绕话题进行内容丰富(a wide variety of materials)、題型多样(different types of testing)的听力训练,彻底改变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低于读写能力的现状。
2)渐进性原则
听力培养是项长期过程,要坚持 “遵循大纲、难易适中、循序渐进”原则开展分话题、分阶段、分等级训练。首先,低起点,使用课本词汇降低听力难度,增加学生参与听力训练的积极性和表达意愿,顺利实现“听前感知、听中理解、听后就迁移”的听力目标。其次,重基础匀加速,在投入大量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基础上,适当增加训练难度。
3)自主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将外界信息与已有认知结构进行整合,进行意义重新建构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和尊重。学生课前进行自主语言输入,快速掌握话题词汇和背景知识,使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达成顺应,避免眼熟耳生现象发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题干信息联想相关背景知识,听出言外之意。
3. 结语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不是简单识别语言信息的表层理解,而是判读推理情感态度的深层理解,是复杂动态脆弱的过程(complex,dynamic and fragile),多种因素参与其中。但听力毕竟是一种技能,只要教师指导有效,学生刻苦努力,学生必能学得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听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所以在听力课堂上不是教师教,而是指导学生学。“工具箱”听力教学模式重基础强运用,坚持学生中心和意义中心相结合,精听泛听结合,堂内堂外相结合,变单项听力输入为多向交流,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和主体性,有效化解了教学实践的道器之争,扭转了听力教学长期存在的过度理论化、伦理化倾向。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