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19-04-23陈恬恬
陈恬恬
[摘 要]《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要求是将人物特点写清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体验、思维导图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通过对比阅读、评价让学生知道“怎么写”,通过微课、评价让学生掌握“怎么评”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成为习作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掌握了习作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关键词]习作教学;游戏体验;思维导图;设计;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10-03
【教材分析】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本组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在内容上,课本提供了一些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并提示学生看到这些词语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教材中的两个小泡泡则提示学生可以从这些角度去说说、写写人物的特点。
本次习作要求是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三年级的学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因此写作的条理性稍微欠缺。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与示范。基于以上分析,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游戏激趣,打开学生的习作思维;然后利用习作导图,引导学生挖掘习作素材;最后,在不同范文的对比中,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主总结评价,确定星级,做到学评一致。本课教材有明确的请他人评价的要求:“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口头语言表达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其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師利用微课示范,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人际交流,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邀请他人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锻炼了学生口头语言、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体验中,发现身边熟悉的人的特点。
2.通过评价、学习范文片段,学习用一件具体的事将人物特点写清楚。
3.通过微课学习,邀请他人给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请你猜一猜
1.猜谜游戏导入。
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特殊的猜谜游戏,线索是你“身边”的某个人(贴词卡:身边)。这个谜语的特殊之处在于,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当你看到谜面,头脑中马上想到身边的某个人了,就立即举手。
2.分别呈现三个词语:“小问号”“小书虫”“运动健将”等。
一看到这个词语,你就想到了身边的谁呀?
看来同一个称号,我们想到的人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这个游戏的特点。
3.揭示课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4.完成习作导图。
(1)将能够体现你身边那个人特点的词语写下来。
今天,你想写身边哪个朋友的鲜明特点呢?请你将能体现他的特点的词语写下来,可以是上面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照样子想到的词语。
(2)写一写说明他具有这个特点的理由,一两点均可。
你为什么认为他有这个鲜明的特点呢?请你将理由写下来。能够写出一条理由的得到一颗星,能够写出两条理由的得到两颗星。
(3)分享导图,评一评理由合不合理、成不成立,是否围绕特点来写。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言语也正由以口头语言为主向书面语言发展。因此,设计游戏激趣的导入环节,意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打开学生的习作思维。在猜谜游戏中解决“写什么”的难题,使学生轻松地发现身边熟悉的人的特点。而猜谜反馈,让学生人人开口说话,为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最后,引导学生完成并评价思维导图,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挖掘、激活写作素材。】
(二)请你写一写
1.呈现描写“小书虫”特点的片段一,明晰写出特点的标准。
片段一:
有一次,表哥连来我家做客都带来了书在看。他一直在看书,连零食也不吃,玩具也不玩。一直到吃饭时间,他还是在看。
你知道小作者写的是什么吗?
看来他写出了“小书虫”的特点了,我们给他一颗星。
2.呈现描写“小书虫”特点的片段二,请学生点评,明晰写清楚特点的标准。
片段二:
有一次,表哥来我家做客。刚进门就看到他捧着一本厚厚的《西顿动物小说》。妈妈为他准备了一桌子他爱吃的零食,我也搬出了最心爱的玩具想与他一起分享,可他窝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看着,连头都不抬一下。中午,厨房里飘来的香味早已让我流下了口水,肚子“咕咕”叫个不停。但看看表哥,还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势,连叫他吃饭都没反应。真是个废寝忘食的小书虫啊!
同样是写“小书虫”,你会给他评几颗星呢?为什么?
看来,作者不仅写出了“小书虫”的特点,还通过一件事情把特点写清楚了,我们给他评三颗星。
3.向三星作文学习。给你们 8分钟的时间,围绕一个词写一个片段。
4.自评:根据两段范文的标准,评价自己的习作片段。
写完后,请自己评一评,看看是更接近于一星片段,写出了特点,还是更接近于三星片段,写清楚了特点呢。
5.取题目:用上能够凸显人物特点的词语,给自己的习作取个题目,写下来。
【设计意图 本教学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呈现两个不同的习作片段,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明晰“写出特点”和“写清楚特点”的区别,并且能够自主总结出“写清楚”的方法。学生“学”的过程成为 “评”的过程,将评价前置,学评一致,促进学生理解评价的标准。】
(三)请你评一评
1.投影展示学生当堂习作片段,师生评价。
2.欣赏、学习完整的习作范文。
出示范文:
我的表哥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整天沉迷在书的世界里。他的藏书可多了,有《格林童话》《成语故事》《城南旧事》《昆虫记》,满满的整个书柜的课外书呢!
有一次,表哥来我家做客……(上文片段二)
刚才我们围绕一个理由,写了一个片段。其实,这位同学啊还写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呢。我们下课之后,也可以再想一想,如果把另一个理由也添加上去,就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更加清楚了。
3.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课后请他人评价。
下课后,我们要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看看他是什么感受,有没有把他的特点写清楚,请他给评一评。
播放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课后请他人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 紧扣课文“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的要求,教师用微课示范的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让他们懂得如何邀请他人给予评价。课外进行人际交流与评价,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交往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多维、多角度的评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培养学生习作的读者意识。】
【板书设计】
【设计总评】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本单元习作要求是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其实,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写过身边的小伙伴,但侧重于人物外貌特点的描写。因此,这一次的习作练习,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一件能够凸显人物特点的事情来描写。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上,我主要引导学生选用适当的事例来写出人物的特点;同时,让学生写下的两点理由以及最后完整范文的示范,均为第二课时的继续写作做好铺垫。对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打开思路,挖掘素材
在课堂伊始,利用游戏激趣,在真实的游戏体验中打开学生的习作思维。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地发现身边的许多人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同一个称号,学生想到的人可能是不一样的。呈现更多的词语,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马上就想到某个人的词,和四人小组的学习伙伴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人人能开口说話,为之后的落笔写作打开思路。
这样的环节安排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言语也在由口头语言为主向书面语言发展。教学中,先从具体的词语发散思维,寻找身边人物的特点,再自己总结能够体现人物鲜明特点的词语,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使他们有了初步的写作方向。同时,先口头和四人小组学习伙伴说说自己想到的人然后写作,开启了本次习作表达之路,从易到难,让学生轻松完成。
在广开思路之后,习作素材的合理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凸显人物鲜明的特点,就得有充分的理由才行。此时,设计一个简单的星级挑战, 意在引导学生找寻适当的素材来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这是有意义的思维过程。
二、理解标准,学评一致
在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之后,到底要“怎么写”才能够体现人物的特点呢?教师呈现两个习作片段,让学生在自主评价、对比赏析的过程中理解评价标准。这样,使学生既明晰了“写出特点”和“写清楚特点”的区别,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习作方法,一举多得。
评价他人习作片段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本次习作评价标准的过程,这样将“学”与“评”的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合二为一,真正做到学评一致。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参与评定星级,习作的好坏不再是教师说了算,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既是习作者,同时也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
三、微课指导,课外评价
本次习作教材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要求很有意义。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大多数停留在教师评或学生互评的层面上。如果在课后能主动邀请他人评价自己的习作,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习作不再只是课堂的作业。同时,本次习作内容是写身边的某个人,把自己写的作品给所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看看自己有没有把他的特点写清楚,这应当是最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初步形成写真实的意识。
通常,这样的课后评价方式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淡化。学生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习作给对方,请对方打个等级。到底要怎样邀请他人给予评价,这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困惑点。而这正是教师指导的契机。在本课中,我采用了微课示范的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邀请他人给予习作评价。在微课中,小作者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写的那个人听,有礼貌地邀请对方给予评价,并认真听取对方读后的感受。这样,使学生掌握了交际的方法,理解了这样评价的目的。
本课的教学设计,巧用导图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学评一致解决“怎么写”的问题,邀请他人评价解决“怎么评”的问题,使学生学会习作,达到本次习作的目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