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分级阅读在高一学段的探索和实践
2019-04-23刘冰
刘冰
在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除英语教材及相关话题的阅读训练外,与学生阅读层级匹配的阅读材料非常有限,而且难易程度参差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影响了英语思维能力的稳步提升。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一学段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以兴趣发展理论、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在高一进行了分级阅读的探索。
1. 研读课标,进行问卷调查
1.1研读课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下文简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着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语言技能七级“读”的要求。其中第6条要求“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第7条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对照之下,高一学段的课外阅读远没有达标。
1.2问卷调查
1.2.1阅读过程
(1)在阅读材料方面,偏爱故事类文本。(2)阅读策略上,不能灵活使用精读课上所教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把握文章结构、定位细节等(3)课外阅读量极少,身边几乎没有英语读物。
1.2.2阅读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存在错误的看法。部分同学认为阅读就是大量刷阅读理解题;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提高阅读能力就是多背单词。这种低效的英语阅读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制约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一阶段就要针对学生的不良阅读行为, 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此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2. 分级阅读的理论依据
2.1兴趣发展层级理论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其需要也在不断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兴趣也随之发生变化。当一种层次的兴趣满足以后,会向更高层次的兴趣发展。
该理论的指导意义:阅读兴趣是促进学习者不断深入阅读的前提。调查发现多数同学喜欢故事类文本,所以,在高一阶段我们选取“书虫”名著系列(四级上)开展课外泛读。简写后的英文小说难度降低,且附有注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进行深度阅读。
2.2元认知理论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的认识。它强调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要求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意识进行监控和调整,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读者对自身英语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整,以到达自动化的程度。
3. 分级阅读实施过程
3.1加强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3.1.1 指导阅读方法
速读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标划问题答案。第二遍精读时,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并做到熟练翻译。此外,在泛读中,要让学生利用精读课上所学的阅读技巧,比如:如何识别主题句、关键词等。督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到阅读与思考、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工具书使用三方面相结合。
3.1.2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1)摘抄精彩的词句、片段。(2)写故事梗概。列出文章的主题,概括主要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3)写读后感。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
除在课前5分钟对学生课下的阅读进行简短的提问检查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如知识竞赛、短剧表演、专栏展示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3.3加强课外阅读管理
(1)自我評价:分析并总结自己目前的阅读水平,尤其是阅读速度的控制力和对语篇的领悟能力。(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阶段阅读计划,并设定各阶段阅读技巧训练的重点。(3)编制阅读检测学案,从而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自主时间进行阅读。
3.4课外泛读模式
高一上学期主要采用的是课内限时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两种方式。阅读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需要就阅读材料进行太多的导读活动,而是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让学生阅读时完全自主。
4. 总结
“书虫”系列分级阅读模式保证了同学们在课下自主阅读中的材料选择,从而使广泛阅读成为可能。通过课内拓展阅读的实施和分话题进行的限时训练,使得精读课上的阅读策略和相应的阅读方法得以内化,进而提高了阅读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