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冰点?特稿》文本的不足
2019-04-23张永明王琦祺
张永明 王琦祺
摘 要:《冰点·特稿》作为国内最早的特稿之一,至今在业内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优点不胜枚举,但同时有一定的不足,包括情理功能的失衡、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弱化深度以及合理想象。
关键词《冰点·特稿》文本;不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0-02
《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最早开始特稿写作的媒体之一,其《冰点·特稿》得到了大量肯定和赞扬,至今仍是业内翘楚。学者们已从多方面对《冰点·特稿》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此处不再赘述。本文注重探讨《冰点·特稿》的不足之处。
一、情理功能的失衡
特稿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兼具故事的形式和新闻的内核。从新闻层面而言,新闻报道致力于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在诸多功能中以报道新闻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为主,即“理”的功能。从故事层面而言,内容、情节、结构、语言、情感等要素能够引导读者,给予阅读乐趣、情感冲击、审美意义,即“情”的功能。
《冰点·特稿》的报道,两种功能在前两个时期相对平衡,稳定期的选题和写作进行了调整,影响之一是部分报道的情感抚慰功能大于传递信息功能,即两种功能失衡。以灾难新闻报道较为明显。
2003年《冰点·特稿》发表《瘟疫警告人类》、《非典时刻的反思》、《生命备忘录》三篇报道对非典展开反思。其中《生命备忘录》以故事讲述新闻,突出了灾难的无情和命运的吊诡,通过两个普通家庭的在非典中的悲惨遭遇,反映出已应对措施不合理、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氛围沉重。既有情感的冲击也有对问题的揭露,“情”“理”功能维持在一定的平衡范围内。
2009年《冰点·特稿》发表《井下25天求生记》,报道了6月17日贵州一煤矿发生的矿难事故。主要讲述三位主人公从事发到获救的经历,以及获救后的生活状态,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的转变。并以六个段落讲述政府、领导、国企在事发后的行为。实际上这次矿难共16名矿工被困,3名被困25天后获救,4名下落不明,9名遇难。报道对事故暴露的小煤矿管理不当、安全隐患等问题没有做出披露和反思,对遇难和失踪的矿工也用客观数字“9”“4”一笔带过。
两相对比,后者的情感抚慰功能大于传递信息的功能,两种功能失衡。
二、内容与事实有出入
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报道的写作遵循中立、客观原则,尽量避免写作主体的主观因素干扰,相对而言特稿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跨越。特稿的人情味使文章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语言的表述等途径表现主观性的态度、立场、观点。但主观性的偏向,例如对“弱势”方的偏向,可能会导致把关后的材料与事实之间存在出入。
2016年4月6日发表的《被11个孩子撑破的家》,讲述了一个因错误观念而陷入困境的极端家庭的故事,他们经历了一连串沉重的打击后,在无助和迷茫中生活。
这篇特稿对何洪一家有较为明显的偏向,通过外显和隐藏两种方式表露出来。外显的方式,在引言部分连发三问,从过去、现在和将来对“我们”的作为进行了追问甚至質问。隐藏的偏向,一方面通过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的语言,如“连最后一点精神都没了”“整宿整宿睡不着,怕醒来米缸见了底”,将何洪家描绘成贫无助、弱势的黑暗陷阱;一方面以“但是在政府眼里,这是无赖的表现”、“守庙人脾气不好,老跟这家人作对”“事实上,何洪在修庙时,曾帮着挑水、砍树,出力,庙里的人曾许诺,他可以去吃饭”“因为媒体的曝光,何家人已成了当地‘丢人的事情”等语言,勾勒政府、守庙人、邻居对何家的态度,将何家塑造成受到不公正待遇、备受欺辱的一方。
此前四川新浪、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网等对何洪一家有过多次报道,采访了包括周围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学校老师、办案人员、何家成员等,运用了列举事实、援引数据、直接引语等方法,它们共同的内容可以回答前者的“三问”:首先关于“过去”,何洪夫妇并未领取结婚证,婚姻关系有特殊性,且二人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逃避计生委的检查和破坏计生委给予的计生措施,因此导致了这个极端家庭最终出现;其次关于“现在”,社会爱心人士给何家捐了衣服、食物等物资,政府给何洪家盖了楼房、安装了水电、购置了家具和电扇,购买种子化肥、猪,给予低保补助;最后关于“未来”,学校对孩子免除了一定的费用,政府资助了部分费用,政府联合学校开展座谈会给孩子正确的思想指导。
这些报道与《11个孩子》各自选取的材料所指向的事实差异较大:第一,关于命案,根据办案民警介绍和法院一审判决书,事发当天何洪夫妇携7个孩子共9人去了庙会,争端由何洪挑起,命案发生时老五、老六、老八都有参与,以铁锨攻击了守庙人的腰部和头部,而非守庙人首先挑起争端;第二,何家人声称老四被刀捅是因为被勒索收取保护费,学校出具的情况说明,称老四是与同班同学发生纠纷,打架受伤,老二多次以老四的事情威胁学校,于是学校将其开除;第三,何洪去政府“求帮助”,得不到满意结果便以上访相威胁,全部孩子的户口和多人的低保补助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得到的,甚至在猫死后要求政府帮助购买一只一样的,而非是四处求人。另一方面,知情人的跟帖,反驳了《11个孩子》中的部分说法。
前记者较之后者,采访对象更多,论证的方法更加多样和客观,以事实形成说服力。后者的感染力更强,但是主观偏向导致把关后的材料与事实存在出入,损害了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隐藏态度,弱化深度
《冰点·特稿》复刊后,报道风格从颇具锋芒向保守中和逐渐转变,到2007年初基本完成过渡。稳定期的特稿选择了隐藏态度和弱化深度,从而导致了影响力的下降,而《南方周末》等以“卧底”“揭露”等鲜明特色,强调公共性和冲突性的特稿,影响力迅速提升。
2006年《那些变成石头的肺》(5月17日)、2013年《缺氧的家庭》(2月6日)、2016年《不能呼吸的村庄》(1月20日),都是对尘肺病人群体的报道。第一篇细致描写了尘肺病人的生存现状,没有回避造成这一群体困境的原因,对各方情况追问、剖析,揭露症结所在,后两篇则以讲述报道对象的故事为主,以故事突显尘肺病人群体承受的经济、心理、生活的多重折磨。
第一篇对尘肺病人故事背后问题展开了调查和披露,揭露发展与环境的问题、矿工权益的保障、安全的维护等问题,第二篇和第三篇重点讲述尘肺病人的故事,唤起大众对尘肺病人的重视。对比之下,后两者的态度更加温和,弱化了对现象背后原因的追问以及解决措施的追问。隐藏了态度,弱化了深度。
四、不合理的“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根据已经获取到的信息去推测没有采访到的、无法采访到的、不确切的内容,并将推测内容作为事实报道出来。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新闻界就对合理想象展开过讨论。新闻写作过程中需要想象,但想象需要以事实作为依据。没有证据的合理想象,是对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违背。《冰点·特稿》存在一定数量的“合理想象”。
《万家灯火为谁熄灭》“塔顶的女人也许看到了6名身穿橘红色特勤服的消防队员对的到来”,《一代宗师 与猪为邻》“而年轻的女孩则认为,他只不过‘是个教书先生”。女人是否看到消防员的到来,是不确定的内容;火星落下,是推测出来的事实;以部分女孩的意见代表“年轻女孩”整体群体的观点,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
《永不抵达的列车》中“有乘客纳闷,‘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等内容,对乘客的心理和动作的描写,拉近了读者与人物的距离,增加了画面感。但是它们建立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并没有证据来加以佐证,与记者从现场残骸中的西红柿、大虾等食物推测出乘客在车厢中的活动不同。
通过《冰点·特稿》不同时期的对比以及与其它特稿的对比,其文本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情理功能的失衡、内容与事实有出入、隐藏态度弱化深度以及合理想象四个方面。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降低了报道的影响力,限制了《冰点·特稿》的发展。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李大同.冰点故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
[2]杜涌涛.思想的表情[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2.
[3]李大同.用新闻影响今天[M].香港:泰德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40.
[4]董月玲.活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