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声音
2019-04-23赵瑞君
赵瑞君
摘要:伊朗导演萨米拉·马克马巴夫的电影展现出了极强的现实关照,她巧妙地运用一个个意象与符号连缀故事,并完成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关键词:萨米拉;现实;符号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104-01
伊朗电影以真实、深刻享誉世界。但在这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电影艺术的话语表达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导演们大都巧妙地将镜头对准天真的孩童和朴实的平民生活,这使电影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与尖锐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渐行渐远。但当我们望向伊朗影坛上的奇女子——萨米拉·马克马巴夫时却会发现,她的电影难能可贵地传递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18-23岁期间便拍出了《苹果》、《黑板》、《下午五点》三部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佳作,以返璞归真的影像风格和高扬的人道主义旗帜获世界级电影节青睐。
萨米拉对现实深刻的洞察离不开父亲穆森·马克马巴夫的影響。穆森曾因捍卫伊斯兰教义发表诸多言论而遭到巴列维政府的拷打和监禁,牢狱之灾让他深刻地领悟到文化才是伊朗的根本问题之所在,于是决心投身电影事业,用艺术手段来反映社会的本质问题。穆森于1993年创立了马克马巴夫家族电影学校,家族的全体成员都加入其中,其中包括萨米拉。
萨米拉三部长片都聚焦社会问题,展现了一群被社会“挤压”的人:长期被“囚禁”在家的姊妹、迫于生计的教师、梦想成为国家总统的女人。这三部长片无一不是“写实主义的寓言”,虽为写实,却不平淡——艰难处境下普通人物的故事被符号、意象巧妙地连缀起来。以《苹果》为例,小小的“苹果'^将散文式结构的叙事进行串联,让其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再如《黑板》,崎岖山路上招揽学生的教师们背着破旧的黑板,负重前行的形象贯穿始终,这些黑板无疑成为了电影中的一道风景线。
当然,这些符号在电影中的意义不只是串联剧情那么简单,它们通过丰富的内涵,传达着导演的声音。正如索绪尔的观念,“文字符号可以被定义为能指和所指的共同构成物”,所以电影的影像也可以由能指和所指组成,麦茨认为,影像上出现的物象并不是要让观众去认识它本身,而是要让它成为隐喻或象征,从而表述其他的意义。回到萨米拉的电影我们可以发现,其对现实的批判、反思几乎都是交由符号产生的象征意义完成的。
在《苹果》中,苹果的意象出现多次:影片开头,邻居们纷纷在建议书上签字,一个苹果放在一旁,片中被囚禁的姐妹无疑与这个青红相问、并不起眼的苹果有着相似之处;盲人母亲将两个女儿从福利部领回时,姐姐手里紧紧握着一个苹果,这让我们开始为姐妹俩回家后的生活感到担忧;第三次,姐妹俩初次走出家门,看到被绳子悬吊在空中的苹果,牵着绳子另一头的小男孩在楼上冲她们喊“抓住它”,于是姐妹俩不断起跳,这时,苹果己然成为一种诱惑的象征。苹果对于姐妹俩来说是来自外界的诱惑,因为在“囚禁”期间,没有人告诉她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之后,苹果便作为社会中常见的物品出现:跟着小男孩去水果店、自己采购苹果、和伙伴们分苹果吃……在这一段中,“苹果”不再是瘦小的、不起眼的姊妹花,也不再是诱惑的象征,而是变回了最为常见的属性。与之相伴的便是两姐妹的变化:以前她们不懂得任何对同龄人来说稀松平常的事情,而现在她们逐渐学会了交流与分享。走出“囚笼”的孩子们终于在正常的世界中开始了稚嫩的试探,这对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电影结尾依然是小男孩在楼上用绳子吊着苹果挑逗路人,而这回被诱惑的对象是始终蒙面的盲人母亲,在她抓住苹果的一刹那,影片戛然而止。这一开放式结尾,无疑增添了几分想象的空间。
在《黑板》中,“黑板”作为本该承载文化意义的符号,传达出的声音更显厚重。在正常社会中,黑板是教书育人的工具和知识的载体,然而,在动荡的体制下,黑板的属性令人叹息:流浪教师为了生计背着黑板在空袭中招揽学生,黑板化为求生的盾牌;许多“教师,,上学时间很短,背上黑板传播知识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分道扬镳后,教师萨一德遇到了库尔德难民——这是一个因战乱流离失所、没有生命力的群体,因此,他的教师身份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机缘巧合下,萨一德与女人海勒娜结了婚,黑板成了他的“聘礼”,用来晾衣服、抬病人,此时,黑板的文化属性被全然解构。
另一头的瑞波里也有相似的遭遇,他遇到了一群驼重物走私的孩子,他们自称为“骡子”,面对瑞波里的“宣传”,几乎所有孩子都无动于衷,唯一想要学写名字的孩子还在轰炸中丧了命。故事的最后,瑞波里将黑板劈开,为受伤的孩子夹腿,萨一德的黑板被海勒娜当做聘礼背走,失去了黑板,所谓的“教师”便成为一个脱离教师身份的难民。影片中教师代表着苦难中文明的萌生,但没有适当的环境,文明是很难落地生根的。
《下午五点》中也有发声的符号。电影中,白色高跟鞋和质朴破旧的黑色布鞋轮番出现:白色高跟鞋象征现代女性,而黑色布鞋则是传统、保守的代言人。想成为总统的女人诺格拉总把鞋背在包里,当她换上高跟鞋时,便焕发出了自信、优雅的光辉,其心之所往透过镜头流露了出来。但现实是残酷的,宗教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艰难的生存环境让诺格拉低头,她只能穿着高跟鞋在空无一人的长廊中痛恨地跺脚,然后换上破旧的黑布鞋,挑水、赶路,携着迷茫无奈地行走在大漠之中。
萨米拉的手法是高明的,比起平淡地讲述人在极端社会环境下的遭遇,她更愿意将巧思注于一个个符号之中。或许情节没有跳跃性的发展,人物没有用大段的台词表露心声,但画面中有被绳子吊着的苹果、被带走的黑板和变皱的白色高跟鞋,这些符号的命运与人物紧紧相连,巧妙地反映着那片土地最真实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