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介入疗法”
2019-04-23王介明殷涛
王介明 殷涛
朋友聚会时,经常可以听到大家谈论说某某老师因心肌梗死,心脏内植入了支架;某某离休干部脑梗死做了支架;某某肿瘤患者做了微创手术,又在肿瘤处进行靶器官药物治疗等。谈论的多,但真正了解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介入疗法的并不多。
介入疗法来自于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是放射学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的许多技术都是来源于外科手术、被放射学家所采用和改良的。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核磁或者血管造影机等影像检查手段来确定病变的位置,并以上述设备为导向,将特制的导管、球囊、支架或其他器械经人体动脉、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管道抵达体内病变区域,取得组织细胞、细菌或生化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进行造影摄片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明确诊断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介入治疗医生已经能把导管或器械“介入”到人体几乎所有的血管分支、消化道和其它特定部位,运用于疾病的治疗,所以在医学界中,很多人把介入疗法形象地称之为“人体管道手术”,把介入科的医生称为“人体管道工”。
目前,比较常见的介入手术一般是指经血管(动脉或静脉)的介入治疗。可以用血管造影机,给指定的血管注射造影剂(碘造影剂)来造影掇片,获得影像学资料,并在造影机的引导下进行治療。如果供血心脏的冠状动脉的某一支狭窄70%以上,就必须放支架,使其再通。同样,颈内动脉、椎动脉如果狭窄70%以上,有附壁栓子,也需要在一种叫做“保护伞”器械的保护下放入支架,可以使血管再通并由保护伞收集清除附壁栓子,不会再因脱落的栓子造成新的多发栓塞。
介入疗法的手术流程为病人平卧在手术床上,选择在桡动脉(右前臂)或股动脉(腹股沟处)处用利多卡因表皮麻醉(局部麻醉),然后穿刺,先将导管鞘导入血管内,后续的造影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器械均通过导管鞘导入人体。造影剂用量一般为碘海醇或碘克沙醇(造影剂)200毫升,在造影剂注入过程中,病人除突然有一种热的感觉外,均可耐受。造影后,可显示出心脏、脑等处血管的影像,如果病变血管被堵塞70%以上或伴有斑块形成,就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清除斑块,溶栓或者放支架使狭窄的血管再通。
脑内动脉瘤是血管上的“不定时炸弹”,是由脑动脉先天性缺陷或脑动脉内局部压力增加,脑动脉管壁逐渐变薄并异常膨出而形成的,其病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感染、外伤、家族遗传基因等有密切联系。动脉瘤破裂后将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威胁人的生命,治疗方法可选择手术夹闭及介入微弹簧圈栓塞。因为介入治疗创伤小,风险低,定位准确、疗效发生快,能够明显改变脑内动脉瘤的预后,避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再次出血。
介入疗法对医师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医师应该充分熟悉有关脏器及血管的精细解剖;其次,医师应该熟练掌握外科手术技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会有变异的存在,例如心脏本应在胸腔左侧,但也有极少一部分人的心脏是在胸腔右侧,更有甚者全部脏器都是反转的,血管也多有变异,这种情况下,医师如果判断失误,就可能会将血管穿破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附病例:
张某,女,32岁。因右上肢无力发凉,半年来逐渐加重遂入院体检。体检结果为:右侧血压高压为180毫米汞柱、低压为110毫米汞柱,左侧血压测不出,左侧脉搏摸不到,左肢皮温较右侧低,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表现,临床诊断为大动脉炎(无脉症)。在CT下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
病人经介入手术治疗后进行复查,自觉左上肢皮温回暖,可以摸到脉搏,血压高压为130毫米汞柱、低压为80毫米汞柱,右侧代偿增高的血压也恢复正常。介入手术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者系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
(编辑 冀青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