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观察及预后分析
2019-04-23伊丽努尔阿布力孜
伊丽努尔·阿布力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发生率高。所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也为妊娠期内特发性黄疸,多发于妊娠中晚期,可引起宫内窘迫和早产等,导致围产儿死亡风险增大,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诊断和治疗[1]。本研究分析了临床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观察及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132例2017.5至2018.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组,其中,A组年龄20~36岁,平均(26.13f2.32)岁;妊娠27~36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18例。B组年龄20~37岁,平均(26.22f2.41)岁;妊娠27~35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6例。C组年龄20~37岁,平均(26.57f2.46)岁;妊娠27~36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17例。A组和B组、C组基本资料可比。
1.2 方法
A组口服熊去氧胆酸15 mg/(kg),一天一次。
B组静脉注射思美泰1000 mg,一次一日
C组口服熊去氧胆酸15 mg/(kg),一日一次,加用静脉滴注思美泰1000 mg,1次一日,治疗一周。
1.3 指标
比较A组和B组、C组效果;瘙痒积分(1-4分,越低越好);治疗前后患者胆汁酸、肝功能;母婴不良结局。
显效:病情恢复正常,胆汁酸、肝功能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胆汁酸、肝功能改善50%以上;无效:胆汁酸、肝功能和症状无明显改善。效果=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8.0版本进行x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效果
C组有更高的疗效,达到了41(93.18),而A组和B组分别是30(68.18),30(68.18),P<0.05。
2.2 胆汁酸、肝功能
治疗前A组和B组、C组胆汁酸、肝功能相近,P>0.05;治疗后C组胆汁酸、肝功能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胆汁酸、肝功能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胆汁酸、肝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胆汁酸(μmo1/L) AST(U/L) ALT(U/L)C组 44 A组 44治疗前 3.13f0.96 125.95f42.92 108.46f12.84治疗后 1.11f0.11 40.22f12.51 36.58f4.11治疗前 3.13f0.94 125.75f42.91 108.49f12.82治疗后 2.10f0.41 84.11f12.92 63.52f1063 B组 44治疗前 3.14f0.91 125.11f42.91 108.11f12.82治疗后 2.12f0.44 84.21f12.21 63.21f10.24
2.3 瘙痒积分
C组瘙痒积分更好,P<0.05,治疗前A组3.44f1.25分,B组3.44f1.21分,C组3.44f1.21分。治疗后C组0.43f0.11分低于A组1.98f0.43分、B组1.87f0.45分
2.4 母婴不良结局
C组母婴不良结局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母婴不良结局4(9.09)(其中,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分别1例、1例、1例、1例)低于A组22(50.00)(其中,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分别5例、6例、5例、6例)。B组21(47.73)(其中,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分别5例、6例、5例、5例)。
3 讨 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机制复杂,一般是孕期产妇肝功能降低增加了胎儿和母体胆汁酸总浓度引起,和雌孕激素改变、内分泌改变等有关,可导致胎盘绒毛表面血管出现痉挛而导致绒毛静脉血管阻力增加,不利于胎儿血液灌注的维持,可引起胎儿缺氧。因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关键在于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胆汁酸浓度,以改善分娩结局。除了常规治疗,熊去氧胆酸能拮抗水性胆汁酸的细胞毒性,对细胞以及细胞膜产生保护作用,且可促使胆汁排出,促使胆红素降低,有效对机体免疫进行调节,改善免疫力,恢复肝功能[3-4]。
本研究显示,思美泰加上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