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我们读出了什么?
2019-04-23龚丹韵
文/龚丹韵
五个关键词:向上、独立、真诚、自尊、逐梦。虽无法涵盖这部长篇宏著所有的精神内涵,但它们确实代表了时代和人心的共鸣,有助于更深层地理解我们当下的生活与应有的价值观。
|向上|
一位研究生曾在纪念路遥的研讨会上讲述,自己早年从乡下来到城里读重点高中,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讲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周围都是城里孩子的校园里,产生了很强烈的自尊心受挫感。那时看到《平凡的世界》,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很多像他这般,怀着自尊、带着热情,但又沉默的乡下孩子。
读完《平凡的世界》,看到一个农村青年如此向上,读者被激励被感动,化失落为力量,文化级差成为一个可以攻克的目标。
所有古典戏曲、巴尔扎克的小说、琼瑶剧里,都有一套激励人心的东西。向上、翻身、改变命运,走向通俗意义上的成功,是永恒的母题,直击人性本能,永远打动人、激励人。
《平凡的世界》潘石屹看了7遍,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看一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把“向上”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世俗的向上”,有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回报,生活幸福美满,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另一种是“超越的向上”,比如华盛顿在美国战争胜利后当回一个农民,比如功成名就的人千帆过尽放下一切,最终回归淳朴。而后者,更具有精神意义上的“超越”。
《平凡的世界》,真的就是写平凡的人们如何平凡地向上流动。人,是平凡的;世界,也是俗世的。
|独立|
人到中年的上海白领许秋依然记忆深刻,曾经对着空荡荡的家,一个人边吃米粉,边听广播里播放《平凡的世界》——这是她高中生涯每天重复的画面。
许秋是那种“挂钥匙”的上海小孩,父母工作忙碌,每天中午自己回家吃饭,把爸妈前一天烧好的菜温一下,偶尔再加一点青菜,混成一碗米粉,边吃边听广播。按理说,她的人生经历与《平凡的世界》毫无相似之处。但是,当她第一次听到《平凡的世界》时,整个人被震住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似乎在她面前敞开。小说中,那些比她年长的青年,在人生岔道口的迷茫和奋斗,深深吸引了她。
究竟是什么,让她这样一位城市少女产生了共鸣?许秋用了一个词:独立。
“这本书对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最糟的,永远有比你境遇更差的人,他们在昂扬地生活着,自己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这让还没踏入社会的高中生许秋从此有了成熟的心态。
中国人天生受不了失群的孤独感。一个人如何独自面对一切、承担一切,这种东西在西方人看来已经很适应,但在东方文化里,它永远是个让人焦虑的问题。而《平凡的世界》恰恰为孤独的个体们,提供了一种温暖的力量,让现代的个体有了独自面对一切去奋斗的勇气。
只要心里的孤独感造成的焦虑仍在,个体独立面对世界的不安仍在,这本书将会一直有共鸣,一直打动年轻人。
|真诚|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真诚、厚道让人感动与感怀。
在中国古代,真诚是付出,也是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熟人社会、农耕文明的价值观念。“但是现在,离开了土地,假使你想真诚地对待自然,也没有自然可以对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说,在陌生人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有许多无奈,需要遵循一套公共通则。客气就是冷漠,寒暄并不走心,不悦、压抑、紧张感倍增。陌生人相处,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人,都带上不同的面具。想表现真诚,反而增加了生存难度。
所以看书时,感动归感动,但感动的瞬间过后人们会发现它很难贯穿在生活里。恰恰是真诚的稀缺,使读者面对主人公那样的德行和善良时,感到心灵被净化,激起强烈地喜欢和欣赏。
当无数当代人,都满怀巨大的欲望,想要获得个体的发展时,整个社会仿佛蘸上了酵母,不断膨胀和发酵。然而过了这个阶段后,人们会重新留恋、挖掘出传统社会那些温暖的价值。
|自尊|
别人给予的东西都会变化,唯有自尊才能恒定。一个自尊的人,面对任何环境的变化时,都能始终展现一股百折不挠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每每为对方考虑,放弃了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在今天的生活里,对活得十分自我、表面光鲜灿烂的现代人来说,特别有启发。
“自尊表现出的原则,是对生存价值的肯定,不仅仅是道德上的善,更是维护了一生的操守。”梁永安说。很多现代人的生活是有条件的,外在有什么条件,现代人就做什么事情。但是路遥笔下的人物不是,他具有恒定性,从中寻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位置、人格立足的原点,不为外在的条件变化所动。与其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这类形容词来表达,还不如说,归根到底,这是自尊人格的力量。它也恰恰是现代人极其缺少,却又内心极度渴望的东西,是一个人精神价值的支撑点。
纪录片《路遥》的制片人吴建荣曾说:《平凡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小说世界,路遥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了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
|逐梦|
梦想,已经成为时代语汇。然而当年,能够表现平凡人逐梦的现实作品,还真不多。
《平凡的世界》内容涉及1975年到1985年10年间中国城乡间的社会生活。这10年,中国社会充满了密集的历史事件。普通人的生活和心路历程究竟是什么样子,本有太多可以言说,但奇怪的是,那个时代,文学界开始了通俗与高雅之分,流行的是意识流、象征主义、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一般大众读不懂的东西。
梦就是一种选择。在各种选择里,你其实不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但就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你做出了选择,让你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堂·吉诃德是人的基本精神。我们当下充满了丰满的物质,人一直埋头在物质的想象中。《平凡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来自纯粹精神世界的力量,一种选择梦想的力量。
有人说,它传达出的内涵,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自觉。当命运把人打下十八层地狱,他依然会在第十九层顽强地站起来。这是超脱文学范畴的流行,因为它直指当代人的内心,直指社会稀缺的共鸣。
本期特约作家:袁恒雷
【作家简介】袁恒雷,1984年生,高中教师,法学学士,哲学硕士。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文艺作品70余万字。出版有《把生活过成一树繁花》《住在乡下的海德格尔》等著作。
【作家袁恒雷最新出版图书】
书名:《住在乡下的海德格尔》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作家型教师献给读者朋友的礼物,诗意而温暖的文字在城市或乡村的角落恣意流淌,村庄、河流、花儿……编织出了一个玲珑而真实的世界。一篇篇生活气息浓厚的美文,轻轻叩开读者的心扉;一篇篇洋溢着作者真知灼见的旅行心得,带着我们一步步触摸行走在阅读中的灵魂,直抵文学的殿堂,丰盈我们的心灵世界。这本书不仅启发青少年朋友要学会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感恩生活的每一份馈赠,更是启迪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生活过得精致灿烂,犹如一树繁花。
【部分段落摘录】
1.放眼望去,迎春花躺在白山湖边,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一簇簇的花开,一片片的绽放。在白山湖的两岸,迎春花你追着我,我赶着你,恰如围在白山湖脖颈上的花环。迎春花粉艳夺目,和碧绿的湖水相得益彰。湖水绕着群山蜿蜒而走,迎春花就顺着湖岸相依相伴。
2.燕子把歌声甩到了村里的小河,月光欣喜异常,它正想进河里洗澡,现在溪水水流不小,而且特别清澈,有苔藓和水草的滋养,以至于有小鱼小虾的游动。月光最喜热闹,月光索性从山上流下的溪水开始向村里冲浪,撞上小石头笑得更欢,水珠子瞬间成了钻石。从山顶到村庄里常会遇到鲜花,月光累了便跳到花瓣儿上休息下,花瓣儿们热情招待,用自家的好吃好喝款待月光。月光不好意思多待,它拿起冲浪板,又向村庄冲去。
预告 ︱5月 读书会
书名:《悲惨世界》
作者:(法)
维克多·雨果
内容概要:
一个贫苦农民因偷一块面包而被判重刑,十九年后出狱时,他心中充满了对不公平社会的仇恨和强烈的报复心理。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爱心感化了他,从此他立志做好人行善事,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并同样用爱心去感化他人。仁爱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
征集:《悲惨世界》阅读感悟 (1000字以内)
邮箱:caiban_jdmw@163.com(来稿请注明:读书会)
更多读书分享请关注《文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