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22欧阳丽红
欧阳丽红
【摘 要】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入手,注重在汉语言教育中加入审美教育的内容,探讨其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为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审美教育;汉语言文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17-01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实施,审美也成为了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促使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联合开展成为了可能,利于对学生审美方向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文学作品而言,借助于审美教育在大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开展形式,可促进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和分析等,这也是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审美教育的概述及作用
从当前大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来,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具体说来,情感教育才是审美教育的实质,基于此不难看出,所谓情商的培养即为的审美能力的培養,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于审美教育的开展和实施,让其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这种方式的教育,可促使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可得到有效地提高,利于其后续的发展;第二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处于大学时代的学生正是自身人格完善的时期,借助于审美教育的开展,促使其心理功能得到了有效地发挥,利于其道德意志、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和提高,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更加崇尚学生个性等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健全人格得到有效塑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综合而言,审美教育重在构建人的审美结构,具体实施中,借助于对美的感受,有效融合了真和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理性的积淀,此外,其能够帮助学生就认知和伦理结构进行建构,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其智力和道德的协同发展,使其能在面对困境和窘境时可以泰然自若,坦然面对,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淡泊明志,且宁静致远,完善自身的发展。除上述外,审美教育还有丰富人的审美情趣等优势,能让学生借助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对自身的对应兴趣和激情进行激发,开拓想象力,发展其形象思维,立足自身发展实践,去主动追求美,最终实现自身在精神境界方面的升华,丰富与健全其人格[1-2]。
二、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实施对策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为达到审美教育的渗透目标,显然兴趣是首要的因素,基于此,在汉语言文学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此为基础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时期,有着个性的思想,且满怀激情,具备了十分强烈的求知欲,处于知识的大量积累阶段,针对此现状,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特点进行合理利用,向学生展现相关文学作品的独特的魅力,结合实践展开教学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积极投入教学氛围中,加之教师旁敲侧击的引导,使其能对文学作品蕴含的内在美进行充分的挖掘,利于教学阶段审美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对此课程学习的兴趣。
2.挖掘审美因素和艺术境界。
在教学实施中,对于相关文学作品的学习,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对其所描绘的美进行有效鉴赏,达到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切身感受,借助此形式,不断地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境美,让学生能够有效了解和掌握。具体说来,文学作品都具备了审美功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当积极帮助其对此类功能进行挖掘,并于此环节中真正发现文学作品的魅力,深入作品中去,与其作者产生情感等方面的共鸣,以此类推,长期的教学发展中,促使形成学生的审美品位意象等,利于其未来发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思想和意识。
结合以往以及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不难看出,其大多表现为作者内心思想的外化与物化,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并大多印上了时代的烙印,针对此,在对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学作品的讲解,教师应当结合作品展现的文学内涵,将学生引入其中探索,带动学生并发挥其联想力和想象力,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作者欲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深入其中,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作品思想感情的感知和把握,对其中囊括的恶、丑及真善美进行由衷的体会,感受更加激烈的情感熏陶,在实现对其思想实质进行感悟的基础上,获得作品艺术美的享受。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优势,逐步在教学实施中树立起审美思想和审美观念,最终实现最高层次的审美品位。
4.深入文学作品感受内涵美。
综合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看来,大多描述了作者的实际经历或内心写照,并讲求将其融合多描述的意境抑或是场景中,体现行为思想和价值,针对此现状,在汉语言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对文学解读时,应紧密结合起作者所处的时代等,将学生引入到作者描绘的意境中,并在此前提下,对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激荡与迸发进行感受,从而真正意义上对作者欲表达的文学内涵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从而在思想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实现在审美方面对更深层次美的追求。
以巴金作家的《家》为例,在对这部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之后,我们发现巴金老先生对于“家”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和定义。巴金在《家》中塑造的具有双重性格的高觉新,是一个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弱者形象,他让人理解到“再也不能这样活”的必要,他的悲剧警示人们认真地感悟人生,努力追求人生的美好,同样给人带来了美的感染。
另外《家》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也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人一事的探索上,而是借助人物融进自己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品味,体现出对人生价值的发现,不仅仅以善恶的标准来恒定任务,而是力图通过对人生价值的批判获得美的真正内涵。
又如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硬汉。我们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通过描写老渔夫和自然力之间的殊死搏斗,告诫我们只要勇敢面对现实,敢于拼搏,就可以拾级而上,转危为安。整部作品都给人带来了极强的撼人力量,老渔夫的拼搏,也展现出了人生的壮美。
5.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及内容。
当前教学中,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安排不合理也是影响其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此,教师应当结合起目前的教学状态,继而更进一步对课堂的小细节进行观察,以此来实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的评判,实现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当是对次要的地方可以一笔带过,而真正下功夫带领学生去攻克教学中的关键点和难点,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要的应当是从审美教学的基本讲起,真正做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审美教学的融合,此外,教师也应当挑选讲授一些审美教学的重难点,继而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化和审美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感悟和体会,在此基础上对二者时间的共同点进行充分的利用,让整个教学呈现为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发展中,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开展,为了有效地促进其教学效果的提升,应当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加入审美教育的内容,促使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思想和意识等等方式,完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学习,培养起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探索精神,最终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晶晶.论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118.
[2]王俊玲.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02:147-148.
[3]李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