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9-04-21朱丽荣
朱丽荣
摘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未来要做好民生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重要前提,以问题为导向找到民生关键领域,用发展的眼光处理民生问题,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提高民生水平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时代 民生 发展 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231-02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不仅凸显了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为未来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1)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检验标准: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1]所以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要通过做好民生工作得到人民的高度认可。虽然当前民生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弱项,比如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等。[2]只有补齐这些短板,才能提高人民的认可程度,进而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都凸显出来,不仅使民生与社会治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些新问题与矛盾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多数的问题与矛盾都是由于民生问题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解决好所引起的,必须从根源入手,而这个根源就在于做好民生工作,将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通过做好民生工作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也体现了社会治理领域的源头治理的根本要求。
(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未来的一切工作必须将人民放在首位,以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为最终目标。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呢?必须把人民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实事放到心上,把人民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增进人民福祉,增进民生福祉同时也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好民生工作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最终目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而且在整个报告中十四次提到了美好生活,这是对新时代人民需求的一种精准回应和高度总结。到底什么是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作出明确界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未来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不断做好民生与社会治理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探析
民生的领域与范围较广,而人民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發生变化,要做好民生工作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前提。虽然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两个“没有变”的国情决定着我们必须依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一个没有变,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二个没有变是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决定我们当前要做好民生工作依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济发展作为前提,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平就成为空中楼阁,缺少持续发展动力与支持。当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的发展是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并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到民生关键领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做好民生工作必须找到核心所在,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为鲜明的特征[3],要将人民反映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找到民生短板。当前民生领域的短板还较多,脱贫攻坚、城乡区域发展、收入分配、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社会文明水平、社会矛盾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提出要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的要求,就是要求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问题为导向,做好民生工作。
(3)用发展的眼光处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遇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的领域越来越广,人民对民生工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民生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首先,做好民生领域工作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在制定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要将民生纳入其中,从战略高度设计未来民生工作的思路。其次,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找准人民对民生领域的新期待,找准人民对民生领域的新需求,特别要提升民生服务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依法依规,提高民生服务的水平与效率,破解民生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最后,做民生工作要有预见性,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做到心中有数,要对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重大决策与重大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防患于未然。
(4)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提高民生水平保驾护航。民生与社会治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推进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无法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比如只做民生工作,而忽视社会治理工作,那么提高民生水平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矛盾就无法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民生水平的持续提高;反过来如果只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而忽视民生工作,那么社会治理工作也无法做到位,问题会层出不穷;只有一边重视社会治理一边做好民生工作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与问题的产生。新时代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必须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方面要完善社会治理的机制体制,另一个方面要注重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努力解放思想,克服与以往不相适应的固化思维,寻求破解民生问题与矛盾的良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民生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Z].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3]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坚持问题导向[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531/c40531-30025704.html.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