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资助育人视野下受资助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参与机制研究
2019-04-20林远洲
林远洲
摘 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这要求我国高校要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应实际情况的“精准资助育人模式”。在感恩励志教育主题下,建立完善受资助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长效参与机制是当前我国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在精准资助育人层面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精准资助育人 感恩励志教育 公益服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78
Abstract In 2013,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requires that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explore a “precisely funded education model” that adapts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Under the theme of grateful and inspirational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for the funded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service activities is the current guidance of the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of Xi Jinping'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s full-education and full-process education in the precise funding of education people, all-round education, and important measures to train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for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accurately funded education; Thanksgiving inspirational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 activities
“精准扶贫”思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调研时,就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为党和国家扶贫攻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的方向,列出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标准。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既要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时的精神引导;刻苦钻研时的精神动力;遇到困惑时的及时疏导;接受资助时的情感激发;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人格塑造。[1]
1 开展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精准扶贫工作主要关注受助学生的物质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物质生活压力,但是对于受资助的学生来讲,心理情感归宿和精神追求与抚慰与物质需求相比,同样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大学生处于自尊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很多学生接受扶贫资助后会产生心理压力过大、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和疏导,会导致受资助学生产生抑郁心理和社交障碍。个别自尊心过度敏感的学生,甚至可能会因为心理障碍做出危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主要是高校资助工作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所以,开展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愈发重要。[2]
近些年来,建立准确的学生资助机制,明确贫困学生群体,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已成为我国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3]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财政支持是党和政府的职责。同时受助人也应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社会义务。因此,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加强感恩教育。使那些得到帮助的学生懂的感恩,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时刻不忘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育恩情,学成之后回馈社会,承担国家建设的大任。[4]这要求我们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应高校实际情况的“精准资助育人模式”。
开展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到国家精准扶贫为大背景下,不断探索教育扶贫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精神教育和物质资助紧密结合起来;在感恩励志教育主题下,以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以提高受资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建设育人制度、优化育人内容及方式,将有助于提高资助育人的精准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逐步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不断提高立德树人的时效性,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工作。[5]
2 受资助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参与机制探析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实行有偿资助,即资助对象在一学年的资助周期内需要参加规定时数的公益服务活动,并且只有在上一周期内完成有关公益服务活动的任务才能有资格参加下一周期的资助项目申请。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主动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长期的公益服务中逐步内化形成自觉的行为方式。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因素需要做详细考虑。例如,公益服务活动的范围怎么界定?对参与时间的具体要求是多少?怎样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考评?谁来负责考评和监督?如果学生的考评结果不达标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就要求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实现有偿资助的意义,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服务活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阅历,就如何建立这样一套体系和机制谈谈自己的观点。
动员受资助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活动,并根据受资助金额、参加公益服务时数与每学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建立一套考评管理体系,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进而发展成一套受资助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参与机制,有利于激发广大同学社会责任感,切实发挥各类奖助学金育人功能;为广大同学搭建展示能力、体现素质、培养责任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个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有利于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饮水思源,感恩回报”的观念,培养塑造优良道德品德。具体做好建立受资助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长效参与机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工作。
2.1 明确参与对象
公益服务活动参与对象,应包含所有获得国家、地方政府、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设立的各级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学校减免学费优待和获得临时困难补助的学生,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2.2 明确活动内容
受资助大学生参与的公益服务活动,特指参加校内外组织非计酬性质公益服务活动。包含校内组织演出、比赛、双选会等各类活动中义务性服务工作,校内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义务用工活动,学校及社会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例如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院与福利院义工服务、义务支教、为残障人士服务、无偿献血等活动。
2.3 明确时间计算方法
明确受资助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的时间及计算方法,是该项参与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获得各类资助当年内,应按要求完成一定量校内服务活动。具体为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时数(小时)=受资助金额?00。其中,参加校内公益服务活动小时数不得低于规定时数的60%,校外公益服务活动可以用校内公益服务活动冲抵。
2.4 明确考评管理体系
在组织受资助大学生参加具体公益服务活动时,各班级应成立受资助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队”,指派專人负责,统一组织受资助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为便于组织协调,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专业、住宿情况分成若干服务支队。学生也可主动在校内外自行联系参加公益服务活动,也可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公益服务活动,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本人填写《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登记手册》,并由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对活动时效予以认证。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应主动将活动情况自行录入登记手册。每年6月30日前,受资助大学生须对个人学年内完成公益服务活动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并提交《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登记手册》,由所在学院审核盖章确认。学院将对受资助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存档。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情况作为日后继续享受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的重要依据。受资助大学生如在一学年内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时间低于规定要求,将按照规定在学年综合素质测评中进行扣分,并在下一年对受资助对象评定中酌情考虑。超额完成公益服务活动任务的,在学年综合素质测评中给予相应奖励加分。
2.5 明确活动时效认证
学院在日常管理中应积极做好受资助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时效认证工作,保证该项制度落实的权威性。学生个人联系校内外公益服务活动的,必须先报所在学院,负责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的教师审批同意,活动时效由组织部门予以认证。学生参加所在学校和学院组织公益服务活动的,活动时效由服务活动负责教师予以认证。
3 结语
近一个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学生资助体系日趋向有偿化方向发展,旨在培养学生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加强高校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追求德育工作实效性有积极影响, 对于培养受资助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通过有偿资助以奉献精神鼓舞学生,培养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和资助优惠的来之不易,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日后回报社会,最终实现学生从“受助”到“自助”最后到“助人”的转变。[7]
诚然,实行感恩励志教育还有其他的方式,诸如树立学习典型,用身边感恩励志的人和事的案例引导受资助大学生懂得感恩;或者为学生创造感恩的机会,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一封感谢信,一张明信片,一个电话,一条QQ、微信或短信的温情留言的方式,都可以使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当然,组织受资助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让他们在集体参加的活动中感受到爱心传递的力量,彼此帮助相互温暖,进而真正领悟感恩的真谛。
综上,建立完善受资助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长效参与机制是当前我国高校以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在精准资助育人层面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玥.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梁红军.德育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4] “十三五”期间实现“精准资助”[N].中网教育报,2016-03-12.
[5] 谭亚男.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6] 李好.中美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 顾鑫.高校“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