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质量的实践研究
2019-04-20李晓航
李晓航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是预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的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态度上未得到充分重视,指导上又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切实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质量,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应遵循针对性、适宜性、分层性三个原则,并且以读文和资料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實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 预习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68
Abstract The stage of junior grades in primary school is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building a habit of preparation. However, to preview before language classes is not thoroughly implemented in junio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Then, the preparation is unheeded; the guidance for preparation becomes a mere formality as well. From the author's view, in order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lessons' preparation in junio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there are three principles should be observed when the preview task is assigned by teachers: pertinence, suitability and stratification. In addition, students should be guided actually and effectively, with reading and data as carrier.
Keyword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junior grades; preparation; principle; strategy
“预习”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1]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其著名的“三大学习定律”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准备率”,即小学生们正式进入语文课堂学习之前,如果能够做好相关的学习准备,就能够以更积极地态度吸纳并建构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们则更为重视预习的作用。他们都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们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自己积极主动地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2]
1 问题分析
笔者在对目前已有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时发现,指向小学阶段预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专门针对低年级的研究极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们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完善,不能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且低年级的课程很简单,不用预习也听得懂;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即便布置了预习任务,也是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回家预习下一课”,而具体如何预习,则很少或根本没有指导。于是大多数学生赤手空拳,毫无准备地走进课堂,既不清楚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也没有任何亟待解决的疑念。这种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必然是高耗低效的。
众所周知,小学低年段,学习习惯养成是重中之中,也是未来各学科能力发展的根源之一。而预习不仅是一项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倘若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监督,仅靠学生的“放羊式”预习,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认为以预习为突破口,改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面貌,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
2 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学习自主性不强,贪玩好动,加之语文学科重积累、见效慢等特点,提出了以下预习原则:
2.1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语文预习任务的布置要考虑到文体的不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小学低年段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体”二字,但小学语文教材许多单元的编排都明显地体现出了文体意识。以长春版教材为例,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六篇课文都是诗歌;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神话故事;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幽默漫画。预习时,不能搞“一刀切”,所有的文体都用同一种方案。例如,古诗、神话故事、走进经典等历史文化背景非常丰厚的篇目要侧重资料搜索环节;汉字家园、幽默漫画要侧重圈画生字环节;儿歌、小故事等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文章则重在诵读,务必将课文读通、读懂、读透。
2.2 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语文预习一定要适宜本年段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语文预习作业需要符合这样三个条件:(1)预习作业的布置要适量,不能一味贪多,引起学生反感;(2)预习难度适中,太低没有挑战性,太高又容易望而生畏。教师要尽量找到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们“跳一跳,够得着”;(3)预习作业尽量与现实生活环境相结合,增加感官体验的内容,便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们调动生活经验,提高接下来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
2.3 分层性原则
分层性原则是指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尽量在布置任务时,呈现不同梯度,增加学生们自主选择的内容。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力所能及的任务。具体说来,教师们可以将预习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常规内容,这一部分都是围绕本课学习重点布置的基础内容,通过查找工具书即可完成;(2)拓展练习,这部分需要学生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动脑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3)课外延伸,这部分需要学生们广泛地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3 指导策略
在以上原则的规范和引领下,笔者根据自己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两点指导策略:
3.1 以读文为载体,初识课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一种“慢”艺术,只有对课文反复研读,才能透彻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内在本质。[3]同时,读也是最传统的预习方法,学生通过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尤其是篇幅不长,有背诵的章节的课文,就更应该把读的功夫做足。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年段特点,我们可以把读分为两个步骤:默读和朗读。具体操作时,应先默读,后朗读。
3.1.1 默读
默读不用发声,所以阅读速度比较快,在安静的环境下,便于学生们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预习中,默读主要承载着课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的预习。拿到一篇新课文,学生们通常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扫清这些阅读障碍。除此之外,学生们还需要通过默读,掌握课文的大概意思。教学中,笔者通常会按照这样的步骤指导学生:(1)标自然段序号或诗歌小节;(2)圈画生字,在课文中找到本课需要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并用不同符号标注出来;(3)逐个拼读这些生字,读准字音,想一想自己曾在生活中的哪些情境中见过这个字,它与之前学过的哪些生字比较类似;(4)了解课文大概内容,例如文中主人公是谁,介绍了一件什么事儿,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哪里等等。以上内容不求精深透彻,只要能够获得一个初步的、完整的印象即可。
3.1.2 朗读
朗读就是大声朗读课文。在之前默读的基础上,学生们已经扫除了生字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此时就可以放声诵读了。常言道“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十分重要。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读准字音,目的在正确;第二遍重在读顺句子,目的在流利;第三遍读出语气起伏和感情,这一任务可以融合进分层作业中的拓展练习部分,布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朗读过后,学生们对课文的印象肯定会更加深刻而完整。
3.2 以资料为载体,深入思考
预习中涉及的资料分为两种:一是课内学习资料,即课本上现有的学习内容,比如页脚注释、课文配图、课后题和书后附录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料,即课本上没有的内容,需要学生们到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找。这两种不同的学习资料,也承载着不同的学习任务。
(1)课内学习资料。课内学习资料都可以在语文书上找到,它们基本上都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常识性知识。例如,页脚注释的内容大多是作者身份,重要字词的含义等;配图不仅是课文内容的可视化处理,而且有时会隐藏着一些关键性的细节,特别是图片中的对话框,往往提示着全文的主旨,需要特殊关注;课后题往往高度概括着本课学习的主题和重难點;书后附录则纵览本册书,集中概括了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会认字、会写字、部首和笔画顺序等信息。学生们在进行这部分预习时,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标注一个“?”等上课时,或咨询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带着几个问题上课,有利于学生们注意力的集中,课堂效率必然提高。
(2)课外学习资料。其实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其编写的涵盖面都是比较广泛的。教师们可以以点带面,从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主题,带领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这就要求学生们在课前预习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根据本课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百科常识、名人轶事等,广泛地搜集资料。资料搜集的途径是非常多的,比如网络、图书、报刊、展览馆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带着准备好的资料进入课堂,他们也必然信心十足,充满期待,乐于表达。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3] 汪潮.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0):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