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重构”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9-04-20卜连英
卜连英
〔摘要〕本文基于杜威的自然经验主义教育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验”思想,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经验重构”的应用。一旦“经验重构”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能激发广大学生自觉地“面向内在学习”,而不是期待外在的灌输,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力量,形成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开发潜能的行动力。
〔关键词〕经验重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9-0063-03
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升级,在当代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产生来自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大量調查资料显示,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日趋严峻。近年来,各中小学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和标准化建设项目的推进,浙江省各中小学校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这些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于广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笔者在十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发现,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经验重构”,是培育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何为“经验重构”
美国教育家杜威关于经验的理论成为教育哲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他认为,个体经验在一定情境主客体交互作用下,会不断得到同化和顺应,从而促进人的反思、行动与发展。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的理论则分别从不同视角,强调了“经验”是对个体的存在体验进行了理解与反思的内在统一的思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经验重构”,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者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的个体经验价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自觉进行“经验重构”的自我训练,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最终促进他们的人格完善。
二、“经验重构”的四大核心要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经验重构”主要由以下四大核心要素构成:叙述经历,调整心态,反思经历,自我训练。
首先,叙述经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叙述曾经的生活事件,回忆过去的情绪状态,找寻当时情绪发生的原因,并反思情绪表达是否恰当。多种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人们早年的种种生活经历都会成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和消极态度有可能使子女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影响他们正常行为的发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利[1]。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过去,即存在经验的“前结构”,诸如获得各类表扬奖励,或遭受过批评打击,或父母离异、家庭贫困、交友挫败、考试失利等,所有这一切都可能造成个体精神生活的改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接纳学生个体经历的前提下,去激发、发掘学生个体经验的教育功能。
其次,调整心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调整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使个体在信念、预期、态度等方面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倾向。塞里格曼等认为,“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的动物反应模式,极类似人类的抑郁状态,因动机缺失、情绪低落、思维迟滞而抑郁,乃是个体在失败的经验中发展出的一套特定的归因模式,核心是不可控制的信念。”[2]有研究发现,“大部分人,尤其是健康的人,都有一种采用乐观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偏好”[3]。每个人心中都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人们的见解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果仅接受与自我和谐的经验,而拒绝一切与自我结构不协调的经验,自我概念就会变得刻板、僵化。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广大学生成为乐观者,不仅要唤醒学生的成功与快乐体验,更要通过转换视角,让学生保持积极心态,重构负面经验。
再次,反思经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学生从经历中成长,必须努力引导学生反思个体经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可复制的个体经历。中小学生在获得正确的认知、形成乐观的心态、唤醒积极的情感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转移、升华、辩论等方式反思经历,最后实现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与言行态度的改变。伽达默尔曾说:“所有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谁理解,谁就理解他自己,谁就知道按照他自身的可能性去筹划自身。”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反思自身过往的经历,在反思中积累积极的人生经验。
最后,自我训练。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整个人自己的教育。”[4]自我训练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经由“叙述经历—调整心态—反思经历—自我训练”的路径,唤醒人生的重要经历,在转换视角、改变认知、保持乐观心态的前提下,自觉进行经验重构的训练,从而获得认知、情感与行为的改变,培养健全人格。一旦“经验重构”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必定能激发广大学生自觉地“面向内在学习”,而不是期待外在的灌输,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力量,养成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开发潜能的行动力。马斯洛认为,“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惧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5]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要求广大学生主动进行“经验重构”的自我训练,提高对心理问题的敏感度,在遇到学习障碍、适应压力、人际关系等生活事件时,抓住心理健康“经验重构”训练的机会,选择积极进取的行动,及时化解自己的心理困惑与矛盾冲突,从而不断促进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经验重构”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经验重构”,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教师注重学生个人的经验基础,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施展才华、获取自信心等各类舞台,丰富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为学生将来肯定自我、汲取力量储备丰富经验。
重视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经验,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媒介,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帮扶,更是帮助学生进行“经验重构”的一种合理可行的对策。下面以一例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为例,简单呈现“经验重构”的流程。
一位名叫丽丽(化名)的高二女生主动来访,自诉:从高一下半学期开始,一直会因为看到别人抖腿而心烦,后来变成紧张甚至害怕,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最近几次考试成绩也下降不少,很焦虑,觉得自己并没有全力以赴学习,虽然大家都觉得自己很认真。周末有时候会因为看电视而觉得后悔、内疚。因为脚受伤,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只能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学习,觉得都不像“自己”了。自己的性格其实很好动,也很喜欢体育,但现在走路多了腿就会痛,周围的同学认为自己很“文静”。
首先,叙述经历,澄清问题。
倾听完丽丽的叙述,能明显感觉到丽丽对于自己的学习要求很高,对于“抖腿”这件事特别在意,急于要摆脱这一困扰,认为只要自己不因为抖腿而困扰,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丽丽在叙述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咨询师认真倾听,适当反馈,以缓解丽丽的焦虑,同时适当提问,了解丽丽的成长史。
其次,調整心态,反思经历,迎接改变。
丽丽总是习惯性地负面评价自己的行为与心态,不够自我肯定。例如,每次咨询前我们会一起回顾这段时间她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但她说着说着,可能又转换到说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还有哪些方面有问题,而忽略了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这时候咨询师共情她的焦虑,但是不和她一起停留在问题里,而是一点点引导她看到积极的一面。例如问她“有没有哪一次你的听课效率特别高呢?你做了什么?”
在咨询室中我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咨询师: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你提到旁边的人也一直在抖腿,你看到之后觉得很烦,但你却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入答题,不太会去注意到抖腿。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办到的吗?
丽丽:之前我也不太相信,一直以为是因为抖腿,我才没有办法专注学习。但这次可能因为是期末考试,或者是因为我已经习惯受到抖腿的影响了,反倒没那么在意了。后来在做题的时候,基本就没什么感觉了。
咨询师:你说已经习惯受到抖腿的影响了,可以具体说说看,你是如何在烦躁紧张的情绪中还能做到专注答题,具体做了些什么?
第五次咨询,丽丽自诉,上周回去想了很多,自己的确一直把抖腿当成借口了,或者说太把它当回事了。其实不是抖腿影响了我,还有很多因素,例如有时候很困、有的课内容我不感兴趣等,但我找原因的时候,只想到了抖腿。我尝试一直盯着抖腿,其实发现它并没有那么让我烦躁、崩溃,我也还是能听清老师讲的内容,我觉得自己能包容它的存在了。这周学习状态好多了。
最后,自我训练,巩固加强。
与丽丽探讨成长过程中的失败或成功的经历,鼓励她汲取以往成功的经验,激发内在潜能。
对丽丽的咨询共进行了六次,主要是通过“经验重构”,帮助丽丽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面对现实,迎接挑战。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反复、自觉地进行“经验重构”,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丹丹,张红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4(4):217-222.
[2]江光荣,柳黎,少游国,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589.
[3]Alan Carr.积极心理学[M].郑雪,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M].林方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嘉兴,314300)
编辑/于 洪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