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干预策略
2019-04-20丛小勤
丛小勤
[摘 要] 课后作业是衡量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部分小学生会有较大的作业压力,从而产生负面情绪,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业情绪的有效干预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小学综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教学;作业;情绪;干预
负面情绪的累积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的作业环节会出现负面情绪的积累,进而到学生在写作业的环节中出现暴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出现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以避免其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研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情绪的有效干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
1.作业量大。虽然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推进数年,“减负”成为各学科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依然需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学成效,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作业便成为另外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中,全天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身心俱疲,完成作业再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不仅让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会影响学生整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便会对“作业”产生负面情绪。
2.作业的趣味性弱。当前数学学科作业主要以练习册、试卷、习题等形式为主,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相对单调,趣味性相对较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乐趣,很多学生认为写作业为重复性的机械活动,在内心便会对完成作业产生厌烦心理。
3.作业难度高。作业难度高也是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重要原因,学生的作业难度过高,将会使学生内心感受到较大的学习压力,思维意识处于高压状态中,则容易出现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同时作业难度高还会影响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很多题目不会,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学生難以自主完成作业学习任务。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负面情绪的干预有效策略
1.基于学生课堂现状适当性调整作业量。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完成作业学习任务的基础,为减少学生对于作业的负面情绪,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现状,对作业量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作业任务“少而精”,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从而实现对学生负面情绪的心理干预。课堂教学活动要强化自身教育职能,将教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集于一身,尽量将教学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领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减少作业量,课余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放松精神和情绪,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重视作业布置设计,强化作业趣味性。教师进行作业的布置时,需要重视学习任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作业的“复习”和“预习”双重功能,强化作业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完成数学作业的主观能动性。如从复习角度而言,教师在进行“千克和克”一课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制订课外实践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搜集材料和素材,自行称量,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作为单位和计量标准,哪些物品可以用克作为单位和计量标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深化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实现教学内容的应用实践,实现课堂教学目的。
3.合理控制作业难度。合理控制作业难度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学科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师便需要将其教学理念深化应用于学科教育工作中,作业任务也要体现其基础性教育特征,避免作业中出现过高难度的题目。当作业中有难度较大的题目时,教师需要利用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解题思路引导,帮助学生降低作业难度。
作业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情况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需要重视合理应用作业形式设置学习任务,科学合理设计作业任务内容,强调发挥作业的复习和预习学习作用,应用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学生对作业产生负面情绪,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合理应用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志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8).
[2]涂秀琼.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书文摘,2017(25):158.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