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2019-04-20顾蔡燕
顾蔡燕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
作为人体最大、最重要、构造最复杂的关节之一,膝关节的损伤机会相对较多,而一旦出现膝关节病损,患者的活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群,无论是发生膝关节病损的概率,还是发生病损后的不良影响,皆处于较高水平。膝关节置换术的出现,虽然较好的解决了某些膝关节病变的治疗难题,实现了关节功能的重建,但患者的术后恢复又称为一项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就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展开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老年患者(以年龄≥60为判定标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7.2±4.3)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8±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程序,具体包括老年患者的常规管理,日常饮食方面的指导,术后用药方面的指导以及关节恢复情况的观察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护理程序,具体内容如下:(1)做好康复训练方面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与膝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让患者对术后的康复训练活动建立正确的认知,为后续的康复练习工作奠定基础;(2)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针对术后短期出现持续性疼痛或者运动功能受限等现象的患者,积极进行相应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此类现象的顾虑,并根据患者的情绪表现,适时地为患者进行解惑或者与其进行交流,分享与之类似的成功治疗案例,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3)根据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膝关节的活动度等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具体包括肘关节的屈伸、左右摆动练习,下蹲练习等,并参考患者的耐受程度决定锻炼时长,一般每次练习的时间控制在20-30min,每日练习次数控制在1-2次,练习过程中,尽量鼓励患者坚持完成每日的锻炼任务,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实际表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锻炼活动并评估出现该异常情况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4)患者卧床期间,做好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工作,加强高危风险人群的管理工作,定期协助其进行翻身,避免患者局部皮肤长期受压;(5)在常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与日常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并督促患者按饮食方案,合理饮食,一般术后3d的饮食以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之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摄入高蛋白质、高纤维以及高维生素食物,以满足患者术后恢复的营养物质需求,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6)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出院后遵医嘱进行膝关节康复锻炼,14d后,酌情增加竞走、压腿等练习,并告知患者家属,督促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必要时协助患者做相应的练习,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避免出现锻炼过度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膝关节功能评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2.2 护理满意度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在骨科医疗领域,老年患者是相对特殊的患病人群。一方面,受到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的关节等处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机体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治疗与护理难度也相对较大。鉴于此,相关研究就老年骨科疾病的治疗、康复护理等展开了讨论与分析。从现有的研究资料[1-2]分析,做好疼痛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护理工作,能够为患者的术后康复以及膝关节功能的重建创造良好条件。
围绕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我科积极开展了康复护理的实践工作。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够较好的解决老年患者术后恢复阶段膝关节功能重建这一难题,同时提高老年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过程中,各项康复措施的应用,尤其是针对康复锻炼的健康宣教以及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的制定,让患者、患者家属充分意识到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而这为后续的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科室一线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和谐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加强康复护理,应用科学的康复锻炼方法,并重视患者的康复锻炼行为,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症缓解以及膝关节功能的重建,进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