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强镇痛分娩第二产程的宫缩
2019-04-20郑娟
郑 娟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产房,江苏 徐州 221006)
统计数据显示,15%孕妇分娩时几乎无痛,而其余85%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承受着中度、重度及极度疼痛,分娩疼痛可引起宫缩乏力、产程延长[1],因此近年来无痛分娩成为产科新主张。硬膜外阻滞镇痛广泛应用与临床,并对自然分娩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积极功效,然而人们同时注意到药物对生理性分娩产程的抑制以及母婴的影响,因此减轻镇痛分娩对宫缩的不良影响尤为重要。我院近年来在部分自然分娩产妇镇痛同时联合针刺三阴交 、合谷穴,取得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00名,均接受硬膜外阻滞镇痛。符合以下标准:(1)ASA为Ⅰ-Ⅱ级;(2)胎儿体质量<4 kg;(3)均为足月单胎。排除相关药物过敏史、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胎儿异常或头盆不称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年龄22~40岁,平均(28.29±3.03)岁;孕周38+3周~41+4周,平均(39.28±1.01)周。对照组:年龄21~41岁,平均(28.31±3.07)岁;孕周38+1周~41+4周,平均(39.30±0.99)周。孕妇均知晓本次研究,两组孕妇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孕妇均接受硬膜外阻滞镇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胎心监护等,并准备急救设备与药品、新生儿抢救设备等。产妇宫口开至1~2 cm时,于左侧卧位下L2-3间隙穿刺,0.075%罗哌卡因75 mg、芬太尼0.2 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内,首次注入8 mL,之后以8 ml/h流速持续泵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合谷镇痛。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宫缩压力、宫缩间歇时间、宫缩持续时间;(2)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2]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客观表达患者疼痛,0~5个等级,达标无痛-剧烈疼痛。(3)记录两组催产素使用情况及中转剖宫产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和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第二产程宫缩情况
研究组第二产程时宫缩压力显著大于对照组,宫缩间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宫缩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第二产程宫缩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第二产程宫缩情况比较(±s)
组别(n) 宫缩压力(kPa) 宫缩间歇时间(min)宫缩持续时间(s/次)研究组(50) 7.25±0.87 3.23±0.56 44.58±4.86对照组(50) 6.70±0.80 4.07±0.57 39.67±4.70 t 3.291 7.433 5.135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VRS评分比较
研究组VRS评分为(2.85±1.13)分,对照组VRS评分为(3.39±0.70)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2.873,P=0.002)。
2.3 两组催产素使用率、中转剖宫产率比较
研究组催产素使用率、中转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催产素使用率、中转剖宫产率比较[n(%)]
3 讨 论
子宫收缩为产妇自然分娩的主要动力,通过规律性的收缩排出胎儿,然而分娩时强烈疼痛可引起产妇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因此近年来无痛分娩成为产科常用助产手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使用具有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然而近年来随着其应用的推广,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硬膜外阻滞麻醉可能阻滞交感神经对宫缩的调节,造成宫缩减弱;此外,在镇痛的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减少,正反馈效应被抑制,引起产程延长、分娩失败等,因此需找更为安全的镇痛手段有着重要意义。艾潇等[3]在实践中发现,通过针刺内关、足三里、合谷及三阴交穴等,能够辅助分娩中镇静止痛、行气活血。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针刺内关、足三里及合谷穴,可提高人体痛阈,达到全身镇痛。研究组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这一观点。合谷穴能够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三穴均与腹部相连,通过针刺能够刺激交感神经并反射作用于子宫肌肉,缓解镇痛药物对子宫收缩的抑制作用,加速宫缩,研究组第二产程宫缩压力、宫缩间歇时间、宫缩持续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着这一观点。研究组缩宫素使用率、中转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镇痛分娩时联合针刺能够减少缩宫素的使用,降低剖宫产率。
综上,在镇痛分娩时配合针刺能够加强宫缩强度,辅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具有显著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