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方案在提升卧床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20李小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卧床规范化病情

李小萍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二病区,陕西 西安 7100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呈上升发展趋势,相应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其中卧床患者自身活动能力受到限制,自理能力较低,导致其极易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造成其最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指出,卧床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节约医疗成本,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1]。为分析规范化护理方案在提升卧床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卧床患者72例,随机分组各36例。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59-84岁,平均年龄为(55.92±12.38)岁;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58-89岁,平均年龄为(55.85±11.67)岁。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相关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为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确保温度与湿度均较为适宜,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并开窗通风,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实验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方案,(1)成立专业性护理小组:首先全面评估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制定具有规范化的护理方案,成立专业性较强的护理小组,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内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2]。(2)心理护理及宣教:患者长时间卧床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相关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实时开展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发病机制、所用药物、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强化其及家属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使得患者能积极配合相关医师治疗,同时积极主动与其交流,将以往成功案例详细介绍给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利用音乐疗法等形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促进病情早期康复[3]。(3)明确各护理工作层级与分工:医院要合理设置组长、责任护士及实习护理,首先组长对各病区护理服务工作加以统一管理,将相关护理任务下方给责任护士,使其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组长要定期实施检查工作,纠正并改进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显著提高护理质量。(4)其他护理:相关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病情实际康复情况帮助其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鼓励患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开展体育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增加运动量,同时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保持营养搭配均衡,强化自身免疫力,促进病情早期康复,使得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以早期恢复[4]。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护理后测定两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压力性损伤四项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越好。

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填写本院健康问卷调查表,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帮助解答及康复指导四项内容,满意程度越高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分析数据,并发症发生情况[n/(%)]表示 检验。护理满意度(±s)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满意程度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 健康宣教 心理疏导 帮助解答 康复指导实验组(n=36) 82.46±6.93 85.69±5.34 84.39±8.42 81.58±5.72常规组(n=36) 70.62±4.57 72.61±3.57 70.51±7.63 70.45±4.31 t 8.5578 2.2177 7.3291 7.701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结 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长期卧床患者极易出现压力性创伤、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并且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导致其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卧床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6]。该护理模式要求相关护理人员首先要全面评估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结合其自身病情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发病机制、所用药物及注意事项的内容,积极主动与其交流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相关医师治疗。其次,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期参与培训学习,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另外,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开展康复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强化运动量,强化自身免疫力,促进病情早期康复,同时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相关药物,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7]。

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程度好(P<0.05)。由此可证:对卧床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方案能改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其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卧床规范化病情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