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2019-04-20董书梅

关键词:脑梗塞循证神经功能

董书梅

(睢宁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江苏 徐州 221200)

脑梗塞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其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需要在发病后进行及时的治疗,并与科学的护理相配合,从而将患者的预后改善[1]。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所接收的4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选取我院所接收的40例脑梗塞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前20例为对比组,后20例为研究组,研究组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8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8.25±4.21)岁;对比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8.34±4.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可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并给予患者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嘱咐患者正确且按时服药等。

给予研究组患者循证护理,包括:①加强组织培训,提升护理能力。建立循证护理组,通过培训,使小组成员能够对循证护理的内容、内涵以及操作方法、工作职责熟练掌握,并且在考核通过后参与护理,提高循证护理能力。②求证循证依据,制定护理方案。根据脑梗塞护理存在的问题,将其汇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证据,将实践中证明确有实效的、科学的措施方法,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循证护理计划。③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循证护理。一是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面对面为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耐心回应患者及家属的关注,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忧虑,放松患者的心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二是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要保持空气流通、光线适宜,卫生干净整洁;三是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已经有证据证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脑梗塞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指导患者了解正确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四是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和干预并发症。五是尽早进行康复训练[2-3]。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主要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间(2)对患者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抑郁情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功能缺损情况和抑郁情况的得分越低,患者的情况越好,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数越好,患者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研究数据使用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统计,用(±s)来表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用t进行检验,P<0.05。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n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20 5.23±1.24 10.46±2.34对比组 20 8.87±3.22 15.37±2.47 t-- 4.72 6.45 P-- 0.00 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

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比组,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皆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3 结 论

脑梗塞亦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指的是患者的脑部血液出现缺血、缺氧等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限性软化或者是缺血性坏死,其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等几大类型,多为急性起病,常出现言语障碍、意识障碍、偏身感觉和运动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与压力[4]。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s)

组别 n 神经功能缺损 抑郁评分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研究组 20 8.92±2.73 21.56±5.22 28.45±4.48 92.66±6.20对比组 20 12.85±2.47 28.37±7.43 22.17±6.71 82.53±6.21 t-- 4.77 3.35 3.48 5.16 P-- 0.00 0.00 0.00 0.00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比组,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皆高于对比组,P<0.05。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循证护理是运用被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可靠的、科学的护理方法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病情,以此为证据,进行临床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尤其是以患者为中心展开的护理,通过批判性思维来不断调整并改善护理措施,寻求最佳的、最有效的护理方式,由于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能力的提升,从而让患者感受到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强化了患者对治疗的依存性,提高了治疗和护理效果,以此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尽可能地为患者家庭减轻负担[5]。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护理目标的偏差和措施的漏洞及不足,把握对护理质量的控制,能够切实促进患者恢复,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和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并且通过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减少脑梗塞的复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可复制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塞循证神经功能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循证护理》稿约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