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价值分析

2019-04-20

关键词:导联冠脉造影

赵 珺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街道大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泰州 225400)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十分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此类患者的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估并制定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案,对于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1]。心电图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简单快捷且无创的检查方式,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将着重探究应用心电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我院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性别比,男∶女=27∶23;就诊时年龄42~86岁,均值(63.5±0.3)岁。入选标准:具备典型的胸痛症状表现且为缺血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0min,经测定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显著升高,同时具有动态演变特征,经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抬高。[2]

1.2 方法

入组患者入院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加做18导联心电图,并立即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及冠脉造影检查。心电图检查过程中详细观察患者ST段抬高的导联数、缺血性J波以及ST段抬高幅度等。

1.3 评估指标

心电图ST段抬高:以J点作为ST段偏移测量点,两个相邻导联上新出现ST段(J点)抬高:V2~V3导联,男性≥O.2 mv,女性≥O.15 mV;和/或其他导联男女均≥0.1 mV。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 19.0分析,标准差以(±s)描述,行t、x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电图诊断结果统计

本组50例患者,依据其梗死部位分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1例,62.00%)、前壁心肌梗死(10例,20.00%)、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8.00%)、急性侧壁心肌梗死(3例,6.00%)、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4.00%)。

2.2 心电图诊断特点统计

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50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42例(84.00%)、房性早搏4例(8.00%)、短阵性室速9例(18.00%)、右束支阻滞4例(8.00%)、室性早搏13例(26.00%)、房颤3例(6.00%)、短阵性房速4例(8.00%);另外存在缺血性J波者16例(32.00%),此16例患者室性心律异常率为62.50%(10/16),其他无缺血性J波者的室性心律异常率为38.24%(13/34),比较中P<0.05。

2.3 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结果对比

以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心电图检查中11例患者未能确切诊断,见表1。心电图检查中无法判断或无法正确判断犯罪血管的原因包括存在侧支循环2例(18.18%)、存在双支病变者2例(18.18%)以及下壁心肌梗死7例(63.64%)。

表1 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 论

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早明确诊断,有利于降低其病死率并有助于改善其预后[3]。由于此类患者容易产生恶性心律失常情况,心电图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最直接的诊断方法,有利于在患者发病早期即对其合并的恶性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与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意义重大[4]。本次研究中将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发现11例患者无法进行正确的预判,或者无法预判,其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存在侧支循环、双支病变及下壁心肌梗死。然而从整体来看应用心电图检查能够实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部位以及犯罪血管的有效预测,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图检查可对其梗死部位与犯罪血管的预判发挥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导联冠脉造影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