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用DI技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

2019-04-19吴婧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结合教学

吴婧

摘要:随着21世纪的来临,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这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本文立足信息技术教学,结合DI 教学的特点,将DI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团结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DI;小学信息技术;结合;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DI

1、DI的概念

DI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缩写,原意是“目的地想象”,寓意无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它关注于对青年人,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它关注的是创意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过程式教育!DI旨在培养所有层面人群的三个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创意、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其活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们。

DI项目主要培养参与者学习并应用创意问题解决方法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培养参与者团队合作、互相帮助以及领导等能力,培养参与者加强并应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即兴和深入的展示技巧,促进对各方面特长和天赋的发掘、培养和使用。

2、DI的国内外研究

DI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关于创意和团队合作以及创意问题解决能力的机构,成立于1983年,总部设在美国的新泽西州的樱桃山,在美国的大多数州都有其分部,并在全球的其它国家开设了DI国家级区域组委。现在,世界上已有6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50个州全球超过200万名青少年及志愿者参与此项赛事及各种活动。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年5月份都会对全球DI赛事进行专门播报。目前DI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成都等一、二线城市推广比较成熟。

二、小学信息技术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

人類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

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作为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意义所在,简单地把信息技术课程当做是“活动课”、“娱乐课”,不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还有就是,有些信息技术知识过于抽象,学生理解、掌握有难度,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学习。综上,就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作为教学在一线的老师,我们要综合分析具体的情况,利用DI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

三、DI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长久以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被大家所诟病,新课改下已经不能再适用于课堂教学。我结合DI技术研究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讲讲我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

所谓创设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再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老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起学生的科研精神,发散创新思维。

比如在讲《文件与文件夹》一课时,文件和文件夹是很抽象的,怎么样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件和文件夹是一个难点。在课一开始,我让学生们欣赏了他们上学期用计算机创作的图画。从而引出文件的存在,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寻找我所提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根据问题找学生来回答,这样,学生就把课本上最基本的常识内容记住了。

2、设置任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率先起源于美国,随后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首先就是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性格特征等因素,合理的均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好组内学生的不同职责,进行合作学习。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应具的基本素质之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某项任务的制作中来,让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一项任务。我认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该再加上具体的任务设置,让学生在学习时的目标更为明确,也更有动力。设置任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既让每个学生都有效的参与课堂学习,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在集体中的合作意识。

我们在学习《构思图画》一课时,画的主题是表现家乡的美丽,首先问一下同学们对家乡的美景了解吗,知道我们家乡的美景都有哪些吗?学生们一时难以全面回答,所以就引入今天的课题,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去了解我们美丽的家乡吧。老师教会学生基本的搜索引擎技术后,让他们利用学习的技术,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再选出一名代表总结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好。通过小组合作和组间竞争,各小组成员的创新思维不仅得到了发展,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共同完成综合性任务后的快乐也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3、提高兴趣——游戏融入教学模式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快乐学习就无从谈起,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机灵的小鼠标》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将鼠标的结构、握法以及鼠标的指针形状及作用展示给学生,接下来让学生进行鼠标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巧虎拼图游戏,让学生练习鼠标的指向、单击、拖动等操作,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鼠标的握法和操作。在练习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这些游戏就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以上就是我对于利用DI 技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经验之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属于起步比较晚的学科,在教学上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实践中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互相借鉴、学习,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DI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项专用论文

参考文献

[1]李倩,当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看法[G]《中小学电教(下)》,2011(05)

[2]宇文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探索[G]《中小学电教(下)》,2012(07)

[3]郎芳芳,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G]《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作者单位:鹤壁市淇滨区嵩山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结合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