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瑕疵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2019-04-19姜玉敏
姜玉敏
研修一年又一年,毋庸讳言,研修,让我成长。面对高大上,我们的崇拜如滔滔江水不可遏制;面对专家,我们自卑到尘埃。进而彷徨,无奈,我的课堂教改之路在哪里?
观看诸多视频之后,发现讲课老师们的文化底蕴都很是厚实,讲起课来,古今中外,滔滔不绝。课堂俨然成了老师的演练场,學生个人讲演,集体合作讨论,拓展训练,等等,可谓花样繁多,精彩纷呈,怎一个“热闹”了得,简直是完美。但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这样似乎缺少了一种真实,因为有瑕疵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新的课改理念中,提倡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前的预设是必要的,备课精细应该是不遗余力的。看起来,这堂课完美无缺。如若公开课,老师们更是要预设到非常精细的地步:如何提问,如何过度,甚或课上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准备到了。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按照自己准备好的预设教案组织教学。课上学生无论答什么,总往自己的备课上拉,非让学生得出自己预先准备的答案。对学生提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置之不理,对学生的有创意的认识轻易地否定,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
我想,这样的精心备课,教师是下功夫了,可学生收获了什么?教师备课如此精细,是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的“旁逸斜出”是不是就是不好?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我一直认为,真实的课堂是有瑕疵的课堂。
窃以为,老师的教学设计,通常就是教师的教学设想,体现的是教师备课的充分度。真实的课堂是有瑕疵的,因为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见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再充分的备课也不可能完美无缺。课堂本身的流变性给教学提供了无数的可能,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理当积极应对课堂生成,也许这才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学生分组讨论,不应该是花架子,走形式,而应该是一种思维交流。在讲课中要灵活变通,因为谁都无法预料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什么样的观点生成。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却并非如此。教师的提问常常是“是不是”“对不对”“大还是小”,简单粗暴,更有甚者或生拉硬拽,不一而足。长期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没有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很难显现,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将不复存在,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定式走,所谓的学生“思维培养”,也只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挥棒指挥下的“圈定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教师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教师的引领,应该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提升。
此次研修,我观看了诸位老师的视频实录,观摩了程翔老师的课《锦瑟》,我开始懂得: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不可能都走向教师预设的答案中。教师不应该埋怨课堂出现的一些“意外”“偶发事件”,而应善加利用,也许正是这些“意外”才使课堂闪出光彩。教师应当去激发学生的这种生成,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而非教师的“一只独秀”。
当然,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素养要求更高。面对缤纷多彩的回答,教师如何评价,如何引导,如何以不变应万变,这切切实实需要教师有点“功底”。这不仅仅是备一节课本身就能解决的,而需要教师的一个长期积累,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就是所谓的“无形的备课”。比如,“评价李冰父子”的环节,教师一步步引领,学生讨论回答分析“但因为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让学生明白李冰不同于那些无所事事、不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他拥有的是利民富民的胸怀和责任感。如若在此教师能更深入地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写李冰父子有何用意”?学生就会注意到,实际上《都江堰》的选材取舍也别有洞天:第一部分“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第二部分“都江堰的水”都是为第三部分“赞美李冰”服务,进而借古讽今,讽谏当今官场,到底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官员”。这才体现出文化散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特点,亦即作家的创作意图。
新课改要求,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要帮助学生“舞出精彩”。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发现、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