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改革下教学目标的确定
2019-04-19伍兰
伍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强,课堂效率也不高。原因很多,最关键的是课堂教学目标不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引路明灯和理想归宿,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教学目标一经确定,一堂课就必须围绕它来进行,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它要得到充分的实施和体现,内容的选取、增删,教法的设计、应用,环节的衔接、处理,都必须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就犹如写作紧紧围绕中心来选材、剪裁行文一样。在这方面,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普遍的问题,不少教师一堂课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学生交代学习目标,有的以内容代目标,有的以教法代目标,有的虽有目标但又常常目标和内容脱节。鉴于此,不妨大胆借鉴很多教师正在提倡实施的目标教学法,它能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可循,增强教学的科学性,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那么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呢?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一定要考虑到目标的可行性。一篇课文,课本和教参上都有关于重难点的提示与阐释,应予以重视,但一定要明白这些重难点仅仅是编者的看法,拿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总指导思想是可行的,如果仅仅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是不行的。因为编者毕竟不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这些重难点不可避免带有猜测成分。必须调查了解、全面真实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把编者的意图、语文教学的总导向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也应注意,不要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因为课堂教学目标太繁,面面俱到,一堂课也只能完成部分,即使“完成”了,也只是蜻蜓點水,浅尝辄止,课堂上师生辛苦忙乱,而结果却事倍功半,事与愿违。教师要静下心,耐着性,每篇课文,每堂课落实一两个知识、能力训练点,做到可行、实在。
二是,一定要考虑到目标的开放性。语文教学的规律,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都要求语文教学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学习语文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也应注意开放性。语文课教学目标不能画地为牢,把学生仅仅局限在学校课堂上进行,而应该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社会的语文教育功能,利用一切有利的语言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无处不在。
三是,一定要考虑到目标的创造性。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学目标常常是用“教学要求”来代替的,着眼于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只规定了“双基”教学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在实际教育中,应考虑到教材特点和内在逻辑基础,深入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明确规定培养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做到有机、有序、合理、自然。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地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化作具体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中逐一落实,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