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特征与形成原因的探讨

2019-04-19牛永娥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心理特征农村小学

牛永娥

摘 要:农村小学生是学生群体中最易产生负面心理的群体之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大家常常发现,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许多学生易产生失望和沮丧情绪,甚至是绝望,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问题。部分孩子容易产生自卑、自闭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至于被他们视为冷漠、自私,更不愿与他们沟通;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相对低下,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具的使用不够充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等,这都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特征;形成原因

小学生是心理发展形成的主要时期,其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慢慢形成。他们在学习知识、与人交往中的情感、认知、意志、性格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由于小学生的好奇、敏感,好胜,韧性,控能力不足,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自制力、控制力不强的原因,小学生容易受到父母素质、教师水平、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由于农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方式、方法、辅导形式的落后;家长与教师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知识了解不够,这已根深蒂固地存在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周围。

一、农村小学生受到的农村家庭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心理特征

在农村,有些家庭经济基础良好,通常对孩子的教育处于过于溺爱,做事纵容成性,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等使得孩子从小养成任性、依赖、自我中心、适应能力差、交往能力差等;孩子的要求家长有尽量满足,造成有些农村小学生对别人对他的表扬视为应该,更有些农村小学生对别人批评教育他的忠告视为耳边风;家庭施加压力过渡,应试教育严重,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产生自卑心理,农村离异子女心理扭曲;留守子女缺乏关爱,隔代抚养造成孩子心理阴影,而通常老人们对新思想、新观念接收差,对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孩子心理的巯导很少、深的交流也视为无所谓;农村家庭教养方法方式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小学生从小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周围事物,产生心理障碍等等;有些农村父母在生活上压力过重,把自己的一些不愉快发泄在孩子身上,家庭气氛凝重,造成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农村大部分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长时间不回家,更谈不上对孩子在成长中的辅导和帮助与交流,同时农村家长心理知识的限制,对自家孩子心理教育很少;还有一些农村家庭把孩子送去上学只是将学校当成义务看管孩子的场所,确保人身安全就可以了,使得一些孩子从小形成了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二、农村小学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心理特征

农村小学生是学生群体中最易产生负面心理的群体之一。如果学校、家庭、社会不能结合起来,使這些农村小学生从小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氛围不统一,进而形成心理阴影。随着社会普遍对教育的重视,农村更是如此,造成对学生成绩的高度关注,把成绩看作是孩子前途的关键要素,社会上经常在每一个次孩子考试后比较分析,而一直忽略心理巯导,不考虑为什么智力相当的孩子分数差距那么大。农村小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与城市小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社交能力差,适当能力不够的特征。这些因素造成部分农村孩子容易产生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阴影,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至于被他们视为冷漠、自私,更不愿与他们沟通。

三、农村小学生受教师的影响造成的心理特征

在农村小学,学习优秀的“好”学生,往往由于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宠爱,使得这些好学生形成了自高自大,以我为能的心理状态,而与其相反的是他们接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极其有限,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阴影通常被老师忽视,使他的心理障碍被成绩好所覆盖,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帮扶他们;由于农村社会的关注度高,农村大多数老师也主要以学生成绩为对象关注学生,双眼紧紧地盯着考试分数上,这就形成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导致学生出现缺乏学习兴趣、自控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意志力欠缺等问题;部分农村小学通常运用社会与品德知识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去疏通、解释,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通过培训学来的心理知识,针对性地给孩子巯通,把思想道德范畴作为心理障碍的巯导材料,以致农村小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不能及时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四、农村小学生受到学校因素影响造成的心理特征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往往由于农村受到农村条件、学校体制和学校规模和师资人员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还不能大范围普及。而学校也随着社会对学生成绩的高度关切,学校教学科目的繁多,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学生在校学习任务一再加重,学生在校节奏也不断加快,使得一部分农村小学生自信心严重受挫,出现了多虑、好动、担忧、多动、焦虑、多动、受挫等一系列心理障碍,而且时常处于心理的不稳定中;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以专题讲座、辅导报告的形式开展,不能有效地做到学科教学渗透;一部分农村小学设立的心理咨询室,没有及时在学生中间去调查巯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扰,把一些小学生表现的厌学、不适应、自卑、焦虑及攻击行为等排除在萌芽状态;一些农村小学学校的“应试教育”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和德育、审美、劳动教育,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导致孩子困惑心理,使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阴影;由于多数农村小学受师资配备的限制,专业教师不足,心理教师多由品德教师和班主任担任,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这些都是农村小学心理特征的诱因。

从上面这些因素看出,农村小学生的老师、学校、父母要不断深入了解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疏导。一旦学生行为渐渐形成习惯,性格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所以要从农村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特征与形成原因的探讨、分析与研究,必须加大力度,从小着手,有步骤、有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

参考文献:

胡浩伟.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7.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心理特征农村小学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