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家庭教育在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中的特殊价值

2019-04-19张红梅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权威性品德教育品德

张红梅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通常要受到三方面的制约,即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最具特殊价值。所以,当前小学教育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一、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社会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但是,目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这一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冲击和影响。由于国际的交流,国外的多元价值观带进了国内,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教育理念。在这样一种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许多家庭的传统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小学生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因为社会的竞争和压力,绝大多数家庭在教育理念上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思想的养成、实践能力的培养日渐减弱。同时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大多数家长不能依据孩子的心理需求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利用民主、科学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采取专制独裁甚至简单粗暴或者放任的教育方式,这对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养成极为不利。

二、家庭教育在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中的特殊价值

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孩子品质形成的重要阵地,在一个人一生的经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其品德的发展发挥着最基础、最特殊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地位的基础性

家庭与一个人的一生相伴始终,自从出生之后先接触到的环境即家庭,先接触到的人是自己的亲人,即使长大成人之后,与家庭的关系也是不能脱离的,所以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正是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就突显。可以说,家庭教育在孩子品德发展中起着最基础,也是最持久的作用。

虽然说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养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共同的结果,但是品德教育如果脱离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即使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维持,那么他的品德教育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所以说家庭教育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命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因为他们是孩子最先接触的人,也是对其成长影响最深远的人。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会对孩子品德的发展、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换言之,父母的价值观、品德修养都会以不经意的方式来影响孩子的成长,并且这种影响最具持久性和深远性,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正是由于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品德发展和人格形成中起着最基础、最持久的作用,在小学生德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权威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家长,关心着孩子的生活起居,父母更应该在家庭教育中起绝对的主导作用,因为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这种权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地位上的权威性。孩子因为其特殊性,他们的物质生活要完全依赖父母,正是这种依赖性突显了家长的权威性,并且利用这种权威控制着孩子的话语权。家长会以自己的预期目标来要求孩子,并且让孩子完全服从。总之,父母利用自己的意志来影响孩子的成长,对孩子有明显的制约性和主导性。二是责任上的权威性。父母的责任心,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是其权威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为家长必须有责任心,这就要求自己的子女作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对生活有积极进取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家庭教育更能体现父母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中的权威性。我们知道父母与孩子是以血缘为联结,所以他们会利用这种特殊的关系,以个人意志的期望为准则,让孩子来听从父母的安排,服从父母的指令。因为父母的这种权威者的特殊性,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

(三)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便易性

家庭教育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社会教育,它是建立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基础之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它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同于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又和社会中产生的朋友关系相异。正是这种血缘关系,形成了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密情感,凭借这种情感基础,就容易拉近他们间的关系,也使得孩子和父母便于交流和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能够随时观察孩子,并发现孩子的优缺点,掌握孩子成长的动态。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发扬他们的优点,遏制不良行为,综合考虑孩子们品德的发展。正是由于这种沟通的便易,家长可以随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达到育人的目标。

(四)家庭教育影响的持久性

人的个体有其特殊性,一个人的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后天不懈的努力,品质也是后天积累而成的。大部分人在孩子的品德教育中会忽视家庭教育的持续性、持久性,认为小孩子不用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长大了自然会明理,自己会明辨是非曲直。更有甚者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社会的责任,夸大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观点。一个人自出生就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即使长大成人,也同样还受着家庭教育的影响,换句话,家庭教育相伴人的一生,它超过了学校、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家庭教育加我的持久性。

由于家庭教育是保障家庭思想品德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最具特殊价值。当前,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权威性品德教育品德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权威的证成困境及其解决——对《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的评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全媒体”语境下党报更应坚守权威性
品德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论茶的君子品德
“请您回答”2010年第7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