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2019-04-19徐娜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徐娜

摘 要:小学综合性的学习是要以学科学习为主,以沟通生活的联系为辅,学科学习学生是主体,课堂讨论活动是其主要形式,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具有客观性与实践性的教学形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往实践证明,以学科综合整合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学习形式是当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所以对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综合性学习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案。在具体的综合性教学实践中,有一些老师显然并没有没有区分综合性学习课程与其他课程,所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误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更新颖的课程改革也随之而来。在全球化趋势的带动之下,我国也逐渐将核心素养收入新程课改革体系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于2016年9月发布,它的发布说明国家对中国教育的育人体系的高度重视,并要求着重培养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提出,在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综合性学习是作为小学教学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重点来落实的。

这样一来综合性学习和核心素养创新了课程形式,但是也使得课程内容变得复杂困难。那么之后该如何高效率地开展核心素养之下的小学综合性学习呢?怎样通过小学综合性学习来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教学实践面临的重难点。虽然一些一线小学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小学综合性学习的作用,但在教学重点上依然过于片面。

综合性学习和核心素养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课程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如今大部分小学都开始了对于学生综合性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由于教学重点过于片面,不能全面领悟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这就使得综合性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不太显著。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二、研究意义

在教师方面,在调查研究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指出了教师教学中综合型教学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只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实施小学综合性学习,才能使小学综合性学习教学更客观、更有效、更完善。在学生方面,有利于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等,从而可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養与学科素养

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在这个时代,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和宗旨,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获得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品格和能力。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意义上的体现,是核心素养在教书育人与课程实践的有机组合。核心素养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核心素养在这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和学科实践来形成。

1.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己计划、组织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分享组内每个成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通过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了小组任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还有管理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仅能够独立解决还可以共同,让学生感觉到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又让学生在其中乐于学习,在学习中去探索,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在小学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2.关注学科知识的文化意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提升知识的内涵,语文教学里想要将传统文化素养得以提升,老师一般会通过对于语文学科本身的重点教学来提升,而忽略了关于语文深层的文化意义。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以多元融合为主,老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对自己要有高要求。语文从汉字、课文主题、诗歌鉴赏等一系列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学习兴趣等。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多元的学习氛围来得到提升。

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必备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是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有效利用课堂,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针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教师应结合学生情况适当改变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适当地加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制力、探索能力、创造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等,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丽萍.融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昆明干部学院学报,2017(3):67-68.

[2]梁丽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以梁衡《晋祠》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7(5):117-120.

[3]梁丽萍.另类解读《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J].西江文艺,2017(11):40.

[4]梁丽萍.杜威实用主义课程课程论综述[J].中学生导报,2017(12):133—134.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