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导游”,让学生享受信息技术之“旅”

2019-04-19陈芳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教学情境建构主义

陈芳

摘 要:基于建构主义,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信息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沟通中完成建构,在建构中不断得到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交互式教学;教学情境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在传统意义上,教师乃司“教”之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统一地、单向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基于建构主义,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信息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本文将简单地阐述基于建构主义的交互式信息技术教学。这个教学过程类似于导游带旅游团旅行的过程,教师要做的就是当好教学这场旅行的导游,要让学生尽情享受课程之旅,并且在旅程中有所收获。学生是这场旅行的“游客”,也是这场旅行的主角。学生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双方面互动,才能使教学活动高效地进行。

一、行程准备——课程开始前教师该做什么?

在旅程开始之前,导游要对整个景点情况以及游客情况成竹在胸。教师要当好课程旅行的导游,就要对整个教学大纲了如指掌,如整个课程体系框架是怎样的,某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并且教师还须了解“游客需求”,即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现有认知水平,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如果旅程开始前,游客与导游能进行良好沟通将有助于统筹安排更合理的行程,同样,如果课前学生能与教师进行交流将有助于课堂安排。

在某学期开学时,很多学生获悉该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PowerPoint和Excel,主动和教师交流很多同学已经会用PowerPoint软件了。教师经过调查发现,由于该年级段的英语老师要求学生将课外阅读材料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大部分学生已经摸索学会PowerPoint软件的基础操作,而Excel软件基本上学生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于是本人将课程安排做了调整,缩短PowerPoint软件的教学时间,重点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的Excel软件。并且该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学习FrontPage软件时掌握情况并不好,所以在这个学期中对FrontPage软件也进行温习。

二、创造美好旅程——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好导游”

本人曾经在跟团旅游时遇到这样的情况:班级同学集体去某地旅游,结果回来之后很多同学都说那个地方很没意思,不好玩。但是有两个同学却说那个地方很有趣,感觉很美好。原来带我们班级的导游在行程中,只是把我们带到景点后,机械地做一些介绍之后就让大家自己游览了,结果大家只是走马观花地进行行程。而那两个同学偷偷地跟着另一个团游览了,因为他们发现另外一个团队的导游总会讲一些有趣的典故吸引游客参与到整个行程中,并且根据游客的意见和表现来合理安排在各个点停留的时间,当游客在行程中有什么感兴趣的地方,他总能进行适当而又精辟的讲解。游客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认真去看、去听、去感受,以至行程结束都感觉不到疲惫,意犹未尽。

英国课程专家斯藤豪斯强调: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好了的结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即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中心,知识不是现成的让学生接受的东西,而是思考的对象,教育要通过促进学生思考知识,使他们得到真正的解放。教师作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仅仅将知识组织好呈现给学生,而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帮助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组织协作学生学习。

三、让游客成“团”——教师该如何应对学生水平差异?

一个旅游团中,可能由于游客兴趣、性格差异,导致有些游客还在拖拖拉拉拍照留念,有些游客已经早就到达下一地点,结果旅游团就变散了,一个优秀的导游应该有各种妙招来应对这种情况。

同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家庭情况、心理生理素质等差异,可能同一个知识点有些学生课前就已经掌握,但是有些学生却要花很多精力才能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能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能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培优补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对教学进行评价后,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将掌握情况、接受新知能力好的学生与掌握情况、接受新知能力稍欠缺的学生进行搭配,创设建立班级网站主页的教学情境,通过合作先让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协助水平相对低一些的学生进行页面布局,然后一起探索,美化页面。让各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

基于建构主义的交互式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建构者,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与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学习情境中相互沟通,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在意义建构中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01.

[2]徐振中,韩慧健.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型的研究和实践[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交互式教学教学情境建构主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交互式教学方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析
基于交互模式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