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19-04-19尹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尹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提问,善于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优化问题情境,提升提问实效

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克服的、帶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能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学生思维剧烈活动的问题,往往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针对这些差异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注意提问的层次和梯度,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2.创设提问氛围,发展学生思维

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主动求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设提问氛围,让学生能够在问题驱动下不断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由生活中学生爱玩的多米诺骨牌导入,探讨不同长度的骨牌从两边用力推会出现什么情况,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然后再借助学具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

3.营造探究空间,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给学生营造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在学生把圆平均分成16等分后,请他们动手拼成近似的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然后想象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继续创设将圆平均分成32、64、128、256、1024、2048份的情景,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拼出的图形是否越来越接近标准的长方形。学生在这种想象学习中领悟到,通过“化曲为直”,就能化未知为已知,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适当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此外,要实现有效提问,教师还要努力做到以最主要的问题突出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文系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有效提问的校本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3140)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