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的课堂培育明理的学生

2019-04-19王文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辩论挫折观点

王文彦

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采取思辨明理的有效提问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辨析、分享、质疑,深入理解和把握学科内涵。

首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分享、质疑。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互相分享,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育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

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让学生倾听和吸纳别人好的意见和方法,掌握辩论的技巧和艺术。在思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予以鼓励、微笑、认同,让学生认识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享受积极思考的快乐。

其次,要设计思辨问题,激发学生思辨探究的兴趣。道德与法治学科既包括心理、道德方面的知识,又涵盖法律、国情方面的知识。教师需要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精选值得学生思辨的话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思维加工。

以“面对挫折要坚强”一课为例,在学习了造成挫折的因素及人生难免有挫折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挫折的出现对一个人是好事还是坏事?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观点是挫折的出现对一个人是好事,反方的观点是挫折的出现对一个人是坏事,正反双方进行辩论。辩论的学习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辩论的重点不在于输赢,而在于辩驳对方、肯定己方观点。学生需要积极调动思维,组织语言,寻找对方思维及语言的破绽和漏洞,从而展开质疑和辩驳。在辩论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理性质疑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发展,教学目的和任务在辩论中得以实现,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挫折既能发挥积极作用,又能发挥消极作用的学科观点。

最后,要注重联系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課的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始终站在学生角度,聚焦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遭遇的困惑、问题,承认、接受不同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给学生表达、分享与交流个体经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甄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例如,在学生辩论竞争和合作哪个重要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对个人来讲,竞争和合作哪个更重要。这样,就跳出辩题,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更能深刻地意识到竞争和合作都重要,如果没有竞争意识,就会缺乏上进心,安于现状,无法获得更大的进步,而如果没有合作意识,就无法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理论联系社会现实,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意义。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辩论挫折观点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挫折使我更坚强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观点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