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任教师抓起,筑牢师德根基

2019-04-19韩民扬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任特教师德

韩民扬

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

师德的培训培养本是为了帮助教师认识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但当前师德培训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训目标过于理想、空泛;培训方式单一,过于政治化,有明显的灌输倾向;培训内容有的偏重说教,有的过于“高大上”,脱离实际。

基于此,华南师范大学戴双翔老师等提出了师德培训应当进行价值重构和实践创新。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师德培训应当从政治化走向人本化,培训应该着眼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与生活幸福,以教师的自我实现和终身发展为价值核心;第二,从规范伦理走向德性伦理,不能简单地考察教师是否遵守职业道德,更要看他是否具备这种内心的德性;第三,从规范律令走向生活关怀,即从道德规训走向对教师的生活关怀与心性温暖。

针对当前师德培训存在的诸多弊端,为进一步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性,海淀区做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尤其注重在新任教师培训中开设师德培训课程,从新任教师抓起,筑牢师德根基。

基于需求,整体设计课程

海淀区通过对全区中小学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的调研发现,在师德认同方面,海淀区新任教师尽管高度认可师德的重要价值,但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普遍没有意识到师德是其加速专业成长、获得职业幸福的内在诉求,即新任教师缺乏主动改变自我的动力。

基于此,我们认为新任教师的师德培训适宜采用“情境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因为具象的工作情境和师德楷模的鲜活事迹可以避免理念的概念化、空洞化和口号化,可以激发和传递师德的感染力,能够促进教师主动觉醒、主动改变,将师德的规定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并且升华为自己的职业人格、职业操守与职业理想。

仅仅设计体验式的师德培训课程是不足以达到促进教师德行内化这一目标的,必须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设计逻辑清晰的整体性课程。我们遵循的是“认识-体验-实践-反思”的设计主线,分别设计了有关师德的专题讲座、走进特教学校的师德实践活动以及撰写教育案例三类课程。课程的开展形式包括专题讲座、网络研修、主题实践或自主实践、案例讲述与反思等。

真实体验,感受师爱内涵

我们设计了两类课程,充分体现了促进新任教师真实体验的课程设计理念。一类是认识层面的课程。这类课程的专题讲座,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还有师德楷模的现身说法。如“教委主任第一课”,教委主任通过讲述自身的成长经历,通过一则则真实的教育故事感染新教师,传递师爱的力量,达到激发新教师主动改变自我的目的。一些教师听完后抒发了这样的感受:“教师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事业。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

另一类是走进特教学校师德实践活动。海淀区有两所特教学校已经成为区级新任教师师德实践活动基地,这两所学校各具特色,一所学校接纳的是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一所学校接纳的是存在生理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之所以走进这类学校,是因为特殊教育行业的师德楷模更能打动人心。我们设计了特教教师演讲、学生表演、校园参观、走进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展现特教学校和特教教师群体的师德风采,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让新任教师感受到,因为学生的特殊性,特教教师要比普通教师付出的更多,进而联系、比较自己的日常工作,自然而然就会被特教教师那种纯粹的教育情怀所感染,由此激发自己深刻反思“师德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如何爱学生”等根本性的教育价值问题。

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实践中反思

除了上述的认识、体验课程,实践和反思对新任教师的成长同样重要。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这一规律在教师的师德养成中同样适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是教师最大的实践场域,新任教师每天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教育问题,如何认识和解決这些问题有赖于教师自我的师德修养。

基于此,我们为新任教师布置了撰写教育案例的师德课程作业。新任教师们结合培训所学,联系工作实际,通过认真梳理、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及生活,讲述发生在校园里、课堂上的一个个普通、真实但发人深省的鲜活故事。新任教师对故事层层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如抽丝剥茧一般,直达教育的本质。撰写教育案例不仅是对培训所学的迁移,也是我们对新任教师师德培训考核和评价的方式之一。

要寻找行之有效的师德培训路径,在认识到当前师德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同时,新时期的师德培训还应该遵循一条核心原则,即激发与传递教师的师德感染力,促进教师由外在的被动灌输转向内在的主动学习、实践和反思。从培训效果角度考虑,教师绝不应该仅仅以掌握和完成师德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策略与方法为目标,更要通过参与培训实践活动,点燃、激发与传递心灵深处的那一份初心、情怀、责任与使命。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新任特教师德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省审计厅举行新任处长任职宪法宣誓仪式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河南省水利厅2016年新任领导成员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