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学校:价值、模式与创新路径

2019-04-19李刚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学校课程

李刚刚

2018年12月8日,主题为“未来学校:价值、模式与创新路径”的2018年首都教育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本次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基础教育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来自北京市教委和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及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在京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多家媒体的记者、编辑,共计200余人出席论坛。本次论坛围绕“未来学校的价值与组织”“未来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未来学校中的人与学习”“未来学校之未来思考”等進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国家把教育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学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主体,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转型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与日俱增的形势下,未来学校改革与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未来学校的价值与组织

未来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未来学校的价值立场。未来学校的价值立场,可以理解为未来学校所持的教育价值观念、人才培养观念等,而这些决定着未来学校的教育样态。与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首先,我们需要从整体上对未来学校有一个大致认识,所以对未来学校的概念性框架、培养人的路径以及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等问题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研究员从三个方面对上述话题进行了回应。第一,从四个模块建构未来学校的概念性框架:从中国特色维度、未来维度和全球化维度重新定义学校;新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从时间特质、空间特质和科学特质等方面重新认识学习;在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突破时空的学习场、信息技术助力的实践场、各学习要素互动的活动社区等方面重新理解课堂;在新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状态分析、资源配置、多元评价,差异化学习方案助推的多元课程、多样课程以及教育生态承载的跨场域学习和共同参与的教育生态中重构学习路径。第二,未来学校培养新时代新人的路径。未来学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社会情绪的学习、心智的成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第三,未来学校发展的八大趋势:教育重心的改变,课程的转变,PBL和EdTech在课堂上的崛起,人工智能支持的个性化学习,培养STEM与SMAC技能,运用学习平台进行过程性记录与评价,社交和情感技能日益受到重视,学校设计将由教育专家与设计师共同完成等。

其次,我们应明确在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中持怎样的价值立场。技术在未来学校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技术终归是手段,更好地教育学生才是目的,不能本末倒置。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宁虹教授认为,“AI+教育”应该以立足教育为基本理念,着眼未来教育存在形式,把握素质教育的实现和教育科学发展之根本,瞄准真实的“AI+教育”发生的先机。在具体实践上,宁教授指出,以语言作为渠道构建人类文明和人工智能教育之间的通道,并以虚拟学校案例阐述了其所倡导的以教育发生的构成性原理为依据的智能化教育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素养、完整世界观基础”的未来新人的积极价值。

第三,我们还应明确在技术与生活的关系中持怎样的价值立场。技术虽特别重要,但人终归是复杂性的存在,因此,人的教育应面向生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康健教授从工业革命后近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谈起,以维科在《新科学》中对纯科学和理性主义的反对和对人类人文性和诗性逻辑的强调,说明了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在让人类回归整体和系统中的重要理论价值。依此理论基础,康教授分析了教育的复杂性和当前教育评价改革与课程教学改革中简化科学主义的弊端,指出了PBL和STEAM不是简单拼合课程的技术和方法,而是一种旨在推进教育公平的理念,并提出教育走向多元世界必须承认并遵循复杂性,避免细碎化、片面化思考,而此出路在于真实生活。未来教育必须面向真实生活,面向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多变的人。

未来学校的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培养人的核心载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关键组成。因此,未来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和未来学校的发展。未来已来,关于未来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开始。

1.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建设

学者从哲学立场出发,建构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研究员从全息哲学的视角分析他对未来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他以时间为线索,对源起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未来教育不是时间概念、目标概念和技术概念,而是超越现代的范式变革和基本本体的哲学超越。其中,最根本的是教育哲学的本体论变革。当前和面向未来的课程实践,其发展具有三大特征:以“综合+学科”解构杜威实用主义课程观、布鲁纳学科结构主义和威廉·派纳理解课程,以“儿童+经验”促成民主多元和生活世界的回归,以“情景+主题”在场生成并重构课程教学。站在课程哲学深化发展的角度,他阐释了以全息认识论为哲学基础所创建的未来全息课程的哲学体系,及由此发展的三元全息课程体系。

学校实践者则从实践立场出发,进行了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徐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跨学科课程实践。跨学科课程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提升,能够积极助力核心素养落地。赵登禹学校跨学科课程的实施以探访古北口、走进颐和园和打卡琉璃厂文化节三大项目化学习为依托,以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保障,通过确定选题、共同探究、教师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未来,赵登禹学校计划把选择课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2.基于技术支持的教学与基于教学理念的教学

未来学校的教学应该着重考虑两种方式的变革,一是基于技术支持,一是基于教学理念。

技术支持在未来的教学中会有重要的应用,它必将影响着未来学校的教学方式。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刘邦奇教授从智能技术支持的视角探讨了未来教学。他认为,未来的教学是育人为本的教学、个性定制化教学、基于证据的教学、高效互动的教学、开放无边界教学和多元一体化教学。他还介绍了智能技术支持教学的三种典型应用,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评测和智能化教学平台——智慧课堂3.0,并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对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未来教学模式进行了说明。

但是,未来学校的教学改革不能离开教学理念的支持。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马骏校长介绍了学校的PDC(项目驱动生成)教育实践。呼家楼中心小学启动的PDC教育项目的理念包括两个维度——从课堂到生活,学以致用;从学校到社会,让教育回归生活。该校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设计了六大项目群(发现自我、了解自然、探秘科学、解读人文、回归生活、体验社会),明确了项目类别标准,以课程主修和选修为实施路径,构建了课时、课后、课外、家庭联动的实施模式。该校的PDC教育实践还构建了与美国、英国、日本、芬兰等多个国家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研修以及学生跨国界实践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并进行了中外专家和项目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设计运营、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自主项目式学习的PDC未来学校实践探索。

未来学校中的人与学习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由学习而成人”,失去这一目的活動都不能称之为教育。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是未来学校教育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对未来学校中人与学习的探讨,离不开技术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余胜泉教授从大数据的视角探讨了此问题。他认为,教育大数据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微观表现,如学习的时间数据、学习的路径数据、学习的交互数据、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数据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学生的特征,发现学生的个性。教育大数据还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依托教育大数据能够进行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模,从学习者行为角度了解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从而优化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进行学习问题的个性化诊断,等等。

当然,对未来学校中人的学习的探讨,更离不开学生能力的视角。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芦咏莉校长主要从未来人需要具备的能力的视角探讨了未来学校中的学生与学习。芦校长引用丹尼尔·平克对于“面向未来的六种能力”的阐述,就未来教育的育人目标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内隐的思考(逻辑、推理、想象)能力、外显的表达/操作、自我的健康娱乐和心理的身份认同与协作应当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育人目标。基于此,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了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力图培养学生思考力发达的头脑、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优秀的意志品质,以及家国情怀。

未来学校之未来思考

对未来学校教育的探讨不应该只停留在具体层面,作为教育人也应该跳出“具体”的圈子,在更一般的层面上进行思考。

对未来学校的思考,需要基于根据时代特征进行省思的教育哲学视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蔡春教授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变革,对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度的哲学省思。从可视化时代的图像与文字的意义与功能出发,提出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应当适应图像所具有的弥合成人与儿童世界的要求——直观性,并辨析了图像和文字的两种直观;从信息时代的知识与智慧关系出发,提出信息时代的教育应当转识成智,深度教学;从后工业时代的特征出发,提出教育应当从重视效率和方法转向重视理论的培养;从后物欲时代的实际出发,提出教育应当直面教育者来自贫穷时代的背景和受教育者的物质富裕生活之间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自由和担当等高贵的人格和品质;从多元化时代的差异出发,提出客观看待控制与选择之间的调和,在学校教育中尊重自由发展和自主选择;从后真相时代诉诸情感而非理性的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应坚持追求真理,使社会充盈求真的氛围;从体验化时代的虚拟出发,提出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存在“意见的真实取代文化知识”的危险;从专业化时代的简单性特征出发,提出教师以自己的复杂性去应对专业化时代的简单性,才可避免被机器取代。

对未来学校的思考,需要基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视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韩骏副教授从技术角度对未来学校的特征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学校的一些思考:其一,未来学校信息化支撑环境的建构是一个不断迭代、进化、发展和建设的过程;其二,将人工智能的知识图谱应用于各个学科,有助于学科交叉知识的提取和可视化,助推学科课程的整合与融合,并能够创造性地研发相关课程配套实验;其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分级综合测评,使得测评更合理、全面,如中文阅读分级智能测评和数学分级智能测评;其四,在现有学科课程中尝试“创客式教育”;其五,将人工智能用于学校教师教育环境构建与教师能力智能评价;其六,建设未来学校信息化支撑环境,等等。

对未来学校的思考,还需要基于教育发展的历史视域。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朱永海副教授通过梳理过去的工业时代、现在的信息时代的教育特点,并在深刻分析未来智能时代的基本情况后,描绘了未来学校中教师的职业形态。其一,在教师的工作特点方面,体现高端品质的职业特征,凸显生命价值;其二,在教师的工作技能方面,具有生命特征的职业分工,体现生命回归;其三,在教师的工作目的方面,追求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达成生命智慧;其四,在教师工作内容方面,探寻人的生命的整体意义,实现生命关照;其五,在教师的工作方式方面,开展师生共同感悟的生命实践,践行生命教育。

本次论坛主题明确,聚焦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沿,回应了对未来学校的讨论与探索中的若干热点问题,深刻洞察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加深了对未来教育的理解。

编辑 _ 汤灏

猜你喜欢

首都师范大学学校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学校推介
FUNNY QUESTIONS AND ANSWERS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