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连遭质疑
2019-04-19赵天宇王颖
赵天宇 王颖
4月12日,华大基因(300676.SZ)再发公告,对其独立研发能力、财务规范性做出解释。这是回复监管机构发出的收入利润跨期、科研成果归属情况等的问询。
五天内,华大基因遭遇两次监管关注。4月4日,披露被深圳证监局抽查并责令整改的消息,4月8日收到深交所问询函。
关联交易是涉及的问题之一,华大基因向关联方采购产品,但预付款超出合同金额,运作不够规范。华大基因4月12日披露,上述关联交易符合审批流程;但由于存在同一供应商对应多个合同的情况,付款核销没有做到一一对应,导致出现偏差。
实际上,在华大基因2017年IPO时,证监会给出的反馈意见就已经屡次提及关联交易,要求其说明向关联方采购技术对公司研发独立性的影响,以及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
深交所4月8日的询问中,提及“公司研发体系是否对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关联方存在依赖”,这是旧事重提。华大基因在回函中对此予以否认。但这一问询,意味着华大基因上市伊始就存在的隐忧,仍未从根源上理顺。
从华大系整体业务布局看,华大基因承担的任务偏重于商业化。目前支撑起华大基因业绩核心的业务,仍以生育健康类为主。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这一产品尤为重要,但技术含量在基因检测领域里称不上高深,门槛不高,比拼的还是销售能力,就目前华大基因展现的产品和技术,还没有看到下一个能增厚业绩的“爆款”。
4月12日,华大基因独家回复《财经》记者,认为肿瘤基因检测是公司的未来,肿瘤的防控是未来业务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还在艰苦的摸索过程中吧。”一位投资人这样评价。
两遭质疑为哪般
在这赏花的春日,华大管理层有些糟心,公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深圳证监局2018年对华大基因进行现场检查后发现三个问题:订单型收入确认依赖的系统存在漏洞;部分项目型收入核算与会计政策不一致,收入核算不规范;规范运作程度不高等。因而,4月4日,深圳证监局下发《关于对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下称《决定书》)。
华大基因项目型服务的最终收入确认时点有两种,一是收到客户认可结果邮件,二是自发送结题报告后30天内无反馈,则视客户对项目结果满意。但在实际操作中,收入确认日期与发送结题报告时间或对方邮件回复确认时间跨度超过30天,导致2017年多计收入1327.94万元、净利润1244.94万元。
也就是说,华大基因把本该确认在2016年的收入,确认在了2017年。华大基因在4月8日的说明公告中承认,实际收入核算方式与公司制定的会计政策存在不一致,导致收入跨期,但并非虚增收入或利润。
华大基因回复《财经》记者称,公司项目型业务包含一部分个性化定制或大型复杂的科研项目,存在跨多个会计年度周期才能完成项目的情况,交付后,客户可能会在30天后才提出反馈或需求,例如加测、重测或信息分析等。针对这种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公司出于谨慎角度考虑,对收入进行了递延确认。
除了收入核算,关联交易与独立性问题亦是证监局关注的重点。
在距2018年底仅剩两个月时,华大基因临时增加1.5亿元的关联交易额度,用于采购关联方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智造”)的测序仪设备。
令人不解的是,2018年8月,华大基因才刚刚增加了一次關联交易额度,向华大智造和CG公司采购1.7亿元的测序仪及配件和测序仪维保服务,而此前预计2018年全年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不超过4.5亿元。
《决定书》显示,华大基因存在向关联方预付款项金额超过合同约定的情形。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与关联方华大智造签订编号为13100-600086的采购合同,采购金额为1.28亿元,实际支付1.59亿元,超出合同金额3100万元。
华大基因称,实际支付的1.59亿元包括两笔预付款。其中13100-600086号采购合同金额为1.28亿元,预付了8400万元;编号13100-600121的采购合同金额为1.64亿元,预付了7500万元。
深交所对此解释并不“买账”。4月8日在问询函中直问,是否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华大基因在回函中予以否认。但承认由于存在同一供应商对应多个合同的情形,且多个合同同期执行,导致核销偏差。
早在华大基因IPO时,证监会的反馈意见中屡次提及关联交易问题,包括发行人向关联方采购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以及基因测序、技术开发等服务;发行人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向关联方Complete Genomics(下称“CG公司”)采购耗材等,要求公司说明向关联方采购技术对发行人研发独立性的影响,以及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
《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至2017年,华大基因日常关联交易中,经常性关联销售额保持稳定,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超过2%,但经常性关联采购额有所提升,2014年至2017年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13%、4.11%、11.43%和17%,采购中占比最大的是对测序仪及其组件的采购。
对关联交易,监管机构并非持明令禁止的态度,上市公司可以有关联交易,但要求企业必须充分披露、定价公允。
2017年年报显示,华大基因向关联方华大智造的采购额达2.9亿元,包括2.1亿元的测序仪组件和8229万元的试剂耗材。由此,关联方华大智造成为了华大基因2017年第一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4.81%,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模式。
就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来说,成本加成模式自然不如市场定价。华大基因招股书披露:“当业务定制性很强,市场上难以找到同比业务价格的时候,发行人选择成本加成的方式与关联方结算,如临床用测序、技术开发和测序仪核心组件类业务。”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缺乏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市场参考价格时,成本加成法也是一种选择,但前提是企业的成本核算有可靠、准确的计算依据。
“公司与关联方的关联交易将遵循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公平自愿、合理公允的基本原则,依据市场价格和成本加成的原则,协商定价、公平交易,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亦不存在利益输送。”华大基因回复《财经》记者。
在基因检测行业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中,华大基因起家在产业链中游。上游为基因测序仪与耗材试剂生产制造,中游为基因测序与基因检测服务,下游为终端用户。
为摆脱上游测序仪供应商的钳制,2013年华大收购美国测序仪制造商CG公司,归于华大智造旗下,因而得以发布自主测序仪。
但这部分业务至今未装入华大基因这个上市平台,仍需向华大智造采购测序仪及试剂盒,这造成上市公司的部分关联交易。
事实上华大智造作为华大旗下公司,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早在2018年下半年,就有传言称华大智造估值50亿美元赴港上市。对此,华大集团助理总裁韦炜对媒体回应称,暂无明确赴港上市计划。
在商言商面临考验
华大的版图,以产业机构、科研机构两部分展开。
其产业的主线是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持股85.3%的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控股”)。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投资、参股了40家公司,其中1家注销,在运营的公司涉及基因科技、细胞科技、医院管理等。华大基因是该公司控股的企业之一,也是主要的产业机构。
华大控股还全资持有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亲子鉴定等业务。
曾传出筹备上市消息的华大智造,也属于华大控股旗下。汪建、华大基因CEO尹烨担任董事,这家公司由香港华大基因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后者则是华大基因关联方CG公司的子公司。
对于华大基因来说,大额且频繁地从华大智造与CG公司两家关联企业处采购核心设备,难免令人对其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生质疑。华大基因则在4月12日的公告中辩称,其研发工作不依赖于控股股东与关联方,具备独立研发能力。
华大的科研部分,与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科研工作者出身的汪建,1999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担任了四年副所长后,2007年汪建南下深圳,建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现名为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承担着华大科研领域的核心职责。
华大落户深圳之初,时任深圳市政府领导承诺华大五年内若能在《自然》《科学》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10篇文章,每篇将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华大不但完成了目标,而且还超额完成,这也是华大津津乐道的“红烧肉”故事,其超额完成部分的奖金,以深圳市领导亲自下厨给科研人员做红烧肉替代。
依托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2011年,深圳市组建了深圳国家基因库,于2016年投入运营,包括生物样本资源库、生物信息数据库、生物活体库以及数字化平台、合成与编辑平台。
从华大版图中不难看出,华大基因作为其上市公司,偏重于商业角色,业务是为医院、科研机构、政府提供基因检测及研究服务,有商业化的现实目标。这也反映在其收入构成上,2017年上市公司过半收入来自生育健康,即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新生儿耳聋检测等。基础科研收入贡献则不到两成。
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生育健康类业务毛利率在2017年达到67.77%,而复杂疾病、基础科研类业务的毛利率不到50%。
“我们也不想给自己贴标签,不管是商人还是科学家,我们只做我们自己。”问及公司的定位更接近于科学家还是商人,华大基因没有正面回答《财经》记者,只称希望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精确治愈感染,各区域各方向多点开花。
若想保持业绩增长,现实的选择是进更多的医院。以华大基因的大本营深圳为例,该市已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到公共卫生项目。
但长期看,这项业务依然存在瓶颈。“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多少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理论上行业前景非常大,但是大家的同质化比较明显。新的爆款产品还没找出来,而科研服务的业态又很难做大。”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骁对《财经》记者分析。
NIPT是当之无愧的“爆款”——取孕妇外周血测序,检测并协助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这项成熟的技术,商业化路径非常清晰,难免同质化竞争,大小公司均可染指,以渠道和价格制胜。在业内,NIPT的销售费用逐年攀升。
华大基因在2017年的销售费用已经达到4亿元,较上年增长22.7%。但从客户端看,产品之间的区分度不明显。
这带来一个悖论:直到2014年,基础科研类服务都是华大基因最大的收入贡献板块,早期的华大基因带着科学家办企业的气质;但2014年后,测序技术的进步导致成本下降,更多竞争者涌入,华大基因这部分收入快速下降,2017年略有回升但还不及2014年水平。
与之相比,生育健康类业务从2014年到2017年,以每年2亿元以上的收入增幅,成长为华大基因的业绩支柱。但这部分更多地要依靠商业拓展能力,而非科研能力。
这意味着,华大在科研领域论文虽多,但能够转化为临床应用、能够走通商业化并带来稳定持续利润的部分有限。即便是已成功转化为商业的部分,与行业内竞争者的盈利模式趋同,导致华大基因未来的竞争压力凸显。
新“爆款”产品难寻
华大基因目前的忧患在于,很难拿出新的有话语权的硬技术产品,导致其陷入低门槛竞争的泥沼中。
被称做“基因界的腾讯”,华大基因在2017年7月14日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3.64元,上市后股价快速上升,至当年11月14日达到最高点每股260.58元,市值千亿元。其后股价波动下跌,截至 2019年4月11日收盘,股价为72.01元,不到高光时刻的三分之一。
在上市之初,资本市场与测序行业不少人士乐于计算华大基因能拉多少个涨停,40家机构投资者能回本赚多少钱。当时某基金经理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券商给华大基因的估值泡沫过高,业绩能否撑得起高估值,尚待检验。如今看来,市场的质疑仍未消除。
华大基因回应《财经》记者称,“在华大基因来看市值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目的,华大基因从来没有把这个事情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对象,管理层对华大基因短期、中期、长期发展都是非常有信心的。”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在用脚投票,他们看的是商业前景。除了受大盘走势影响,华大基因的股价更多反映出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在上市满一周年时,2018年7月16日华大基因迎来2亿股解禁,机构抛售曾引发两日股价跌停。
一位投资机构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华大基因现有的业务有点先发优势,但门槛不高。要么寄希望于集团将优质资产注入或并购;要么以一个科技型企业衡量,内部有技术创新,足以形成新的“爆款”。“如果以上都没有明确预期,就比较麻烦。”
自上市至今,还不到两年,围绕华大基因的争议不断。高调的汪建,公开发言说“公司所有员工必须活到100岁”“员工肿瘤发现不得晚于医院”,被疑为自我炒作;被合作方举报“骗地骗补”,华大基因CEO尹烨不得不四处回应澄清;今年3月14日,華大基因起诉一家自媒体一篇文章名誉侵权一案,在深圳盐田法院开庭审理。
一位参与过华大基因早期投资的机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虽有优势,但华大基因的龙头地位随着测序技术的迭代,加之如雨后春笋般的竞品,龙头地位不如从前,与同业企业的差距在缩小。也有投资人分析,以NIPT的商业化来看,华大基因未必是做得最好的。
对于龙头与否,华大基因自身的认知是,龙头优势在于全产业链的布局、品牌影响力,以及积累的人才和经验。“这一行业竞争是良性的,那么不妨先把市场做大,然后通过跑长跑,再看未来大家的方向和趋势会怎么样。”华大基因如此回应《财经》记者。
未来,华大的产业化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华大智造的测序仪研发生产和销售,二是肿瘤检测、肿瘤用药、遗传病等领域,归于华大基因。其中,第二条路已有多家专攻肿瘤用药及个性化诊断的基因公司早早挤占。
“我们志在全球。”华大基因对《财经》记者的回复中依然透着满满自信,认为肿瘤基因检测是公司的未来,肿瘤、复杂疾病、传感染业务,包括基于云计算的科研服务,都会成为核心增长点。
从长期看,无论选择哪条路,华大必须直面的对手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测序公司Illumina。
Illumina的测序仪,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销量,皆排名全球第一。有医疗投资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测序仪方面华大还不是Illumina的对手,研发进度、覆盖范围、产品阶段等差异,二者不在同一量级。
在中国的策略,Illumina的手段是与基因公司合作研发,华大基因在NIPT的主要竞争对手贝瑞和康、安诺优达皆是Illumina的亲密伙伴。
在疾病检测领域,2016年初,Illumina创办肿瘤检测公司Grail,研究项目已纳入上万例受试者,追踪随访五年,去年5月完成C轮融资,被视为癌症早筛领域的“独角兽”。
相比于华大基因已形成稳定现金流及盈利的基因检测业务,测序设备的商业化道路更加任重道远,“可能概念的成分更大一些”,上述医疗投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