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2019-04-19杨昌林
杨昌林
摘 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学生的元认知。将元认知理论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思维能力促进科学学习习惯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元认识理论;策略
元认知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弗莱维尔等人提出,并且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元认知理论的运用对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锻炼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一、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1.学生元认知能力缺乏的表现。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缺乏的主要表現为: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学习自主性不高、学习方法单一、同学之间缺少交流、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就导致学生总体的学习效率不高。
2.学生元认知能力缺乏的原因。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兴趣爱好缺乏清晰的认识,也就是对元认知主体认识不清。其次,中学生不注重对待元认知体验,对平时做错的题没有很好的反思,对做对的题目没有总结归纳,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最后,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不够,不会利用知识的框架脉络和历史思维答题,基本都靠死记硬背。中学老师在培养学生时也偏向于学生的记忆、概括和理解能力,大多都是利用课本是习题展开讲解,很少涉及课外知识。学生自身和老师教学方式的问题都是导致学生元认知能力不足的原因。
3.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关键。学生元认知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和组建家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大的作为。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前在历史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性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
二、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1.教师要为学生正确思维习惯的养成提供示范。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帮助和促使学生们积累和占有大量、丰富的历史知识是实施元认知理论的重要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和引导,促进他们思维模式的形成,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对自身进行适当的调解。对于一些渗透多个历史事件的典型题目,特别是由于习题分析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偏差导致做错的题目,教师应当因势利导,让做错题的学生们说出自己当时做题的思路和道理,然后让其他学生针对其中的漏洞和不足提出相应的问题,目的就在于寻找学生出错的根源以及做题思维的纰漏,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们正确的理解是什么?做题的正确思路在哪里?基于一个历史事件应当如何做到正确的看待和评价,通过这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就能够实现快乐、高效地学习。
2.教师要为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实施有效引导。科学的计划是元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的基本前提。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们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和安排,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其中包括学习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完成这一计划需要的方法是什么等,目的就是提升学生们学习的前瞻性和自主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在计划的指引下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学习的计划应当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学习的目标有终极目标也有阶段的目标,要求就是在每一个阶段应当按照时间的安排完成好学习的计划,让学生们在一个个阶段目标的完成中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和精气神。计划制定之后,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们考虑对完成计划的学习策略进行细化,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其中要有一定的伸缩性和调整余地,让学生们能够基于目标和学习策略进行的监控过程中对于不确定因素进行规避和调节。
3.教师要为学生们思维过程的呈现创造有利条件。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注重最终的结论,而对思路的产生、分析过程的发展等往往忽略,这与元认知理论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特别是让学生在基于自身的初始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的分析比较中,认识自身的思维特点,哪些是别人所没有的?哪些是与别人相差较大的,这其实就是元认知理论中监测的过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意识地发扬自身思维中的优势,而对缺陷和不足就能够进行有效的校正和调整。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和构建积极的课堂情境,努力使其民主化和多元化,尽可能地赋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宽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们在对自身思维进行充分展示的基础上,强化对自身认知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有效监控,教师在总结过程中还应当将正确的思维理念和方式教授给学生们。比如,在工业革命的诱发条件中,很多学生往往从政治前提、资本、劳动力、技术上进行思维分析,但忽略了资本主义国家亟需国外市场的扩张这一因素,教师就应当让学生们对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
三、结束语
元认知理论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在实际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们正确思维习惯的养成提供示范,为学生们学习计划的制定实施有效引导,为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耿文雪.元认知策略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学报,2015.
[2]王宏英,舒励.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尝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