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2019-04-19孙萌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艾滋病防控高校

摘要:高校在新形势下,艾滋病的防控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务必明确学校防艾工作的目标和职责,强化工作力度,持续完善宣传教育体制,深入推进高校各项防艾举措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和整合各方力量,一同落实好艾滋病防控工作以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高校;艾滋病;防控

1985年我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发展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据相关调查显示,截止2017年,我国存活的HIV感染者总数达75.9万人,占全人群比例0.05%。显然艾滋病疫情已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受感染者逐步趋于青年化,尤其是正值生理活跃期的大学生,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性观念又较为开放,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免于艾滋病侵袭的相关知识,使其成为艾滋病的高危易感人群。高校作为大学生占主体地位的特殊社群,更要在校园内落实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设立专门部门,加大师资投入

高校应深入的贯彻和落实国家现行的艾滋病防控政策,并结合校内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宜本校实行的艾滋病教育要求,确保艾滋病防控工作在校内有序开展。

1、校内成立专门艾滋病防控部门联合教务处、共青团组织、学生处、校医院等部门协调统筹各部门职责共同推进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工作机制,及时把握校内艾滋病防控的具体情况和准确信息,聘请专家教授给予指导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采取有針对性的措施,必要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2、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强化教育教学的研究,制定专业、权威的艾滋病防控知识培训计划与政策,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并保证该课程不少于8课时,制定考评制度,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

3、设立专项经费,为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建立宣传阵地,加强宣传力度

高校学生之所以成为艾滋病的高危易感人群,主要因其缺乏相关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艾滋病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1、建立校内“线上”宣传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建立微博、微信宣传账号并号召大家广泛关注,定期发布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

2、健全校内“线下”宣传阵地。线下以宣传板、宣传海报、印发宣传小册子的形式加深同学们对艾滋病的重视,定期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主题班团会详细讲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认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避免谈艾色变。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献血日等相关知识为契机开展防艾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宣传形式,进一步提高大家对艾滋病的了解,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

三、强化性教育,发挥同伴效应

艾滋病作为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一直被世界各国关注,由于至今都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故目前针对艾滋病主要以防御为主,而性教育则被证实是抵御艾滋病的有效方式,因此要将性教育和艾滋病防控教育作为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环节,使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后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深入的贯彻落实这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对性的正确认识,提高防范意识,让正确的观念在脑海中根深蒂固,使其步入社会后也能继续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在性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同伴效应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并将学生作为主体,深度挖掘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发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在学生中着重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志愿者,以同龄人间便于沟通为优势,积极向周围同学讲解相关知识传递正能量,同时也可增强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四、安装计生药剂自主发放机,建立校内艾滋病防控工作站

1、据相关调查显示,引发高校学生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因此能否有效的阻断这一途径是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关键。高校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生理发育的活跃时期,高校学生对性的正确意识更应及时得到提升,设立安装计生药剂自主发放机并不是纵容高校学生发生性行为,而是警醒高校学生不要逃避性问题,要正确对待性教育,计生药具自主发放机会免费向学生提供避孕套、避孕栓等,告诫学生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地规避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2、校内建立艾滋病防控工作站,加强与社会疾病控制中心和其他团体的联系,全面的开展工作,定期的对校内学生进行自愿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将二次传染的风险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整个过程要做好保密工作,充分保护检测者的个人隐私,确保其日常生活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五、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对校园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性爱观。高校学生应对性爱有明确的认识,避免谈性色变,以正确的态度的选择性伴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而大幅度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2、有利于校园安全。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但生理活跃的特殊时期,这会使艾滋病传染的风险大为增加,甚至一些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会出现报复社会的心理,这将对校园的安全稳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高校中有效落实艾滋病防控工作有利于校园的安全稳定。

总言之,新形势下各高校更要严格落实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各部门通力合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艾滋病防控教育,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在校园内形成防控艾滋病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感染者的新增人数,为校园的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毕炜.高校艾滋病教育及防控策略[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 (10).

[2]马迎华.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 (2):5-10.

[3]吴文君,邓腊梅,陈卫建,et al.新形势下高校艾滋病预防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 (9):765-766.

作者简介:孙萌,女,辽宁人,硕士,沈阳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艾滋病防控高校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