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的策略分析

2019-04-19蔡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有效对话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蔡敏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对话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对话教学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无法认识到有效对话对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的积极作用。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没有组织对话练习,也没有加强管理,通常都是自己自导自演,无法考虑学生的感受。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1.对话流于形式。小学生思维是非常活跃的,通过对话可以开发潜能,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模式就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导致效率非常低。《小池塘》主要描写春天来临时池塘的景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由于他们自律能力不强,所以讨论过程中经常会说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完成了任务,实际上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对话有效性要求可以学到新的知识,理解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课堂地位不同。在应试教育制度环境下,教师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上经常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使之得到有效的锻炼。相比之下,差生就容易受到忽视,会觉得没有存在感。长此以往,会产生自卑、失望的情绪,甚至对语文学习完全丧失兴趣。另外,方式过于单一,没有体现出灵活性,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课堂地位不同使得班级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不利于整体发展。因此要尊重每一个人,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才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有效性的策略

1.师生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难点,会对学生造成困扰,要通过及时指导才能减少不利因素影响。教师要放低自己的位置,和他们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关系,提高在课堂上默契配合程度,顺利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吸收,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对话交流中对实际学习情况会更加了解,便于对教学策略做出适当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让课堂变得活跃,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感受到阅读教学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之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注重阅读教学对话话题的精心设计。语文阅读教學的难度较大,重点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对课堂对话进行精心设计,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性,展开因材施教。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文章的重难点,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清晰的对话思路,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良好的概括。

3.通过体验感受的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应当建立学生的主动知识体系,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体验感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感受,从而获得启迪和熏陶,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采用有声朗读的体验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将课堂学习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要为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通过有声朗读、角色扮演朗读、比赛朗读等形式来进行文章阅读,进而对文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

4.加强对话交流的情感带入。在进行文本阅读期间开展生本对话以及情感交流,其实就是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摒弃时空或年代的限制,达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节探究期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联想或想象,将文章中的怨言转化为内心形象,由此在探究中准确感受到语文的形象美。在《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课程讲解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导入,经过精美配图与配乐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也能透彻感受大树的生机勃勃。教师带领学生去结合自己的实践生活经验想象,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感受到大树的美好形象,学生也能提升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也能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语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拼读,准确理解“叶子”的无私奉献,经过分阶层的教学指导,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学生在情感带入之中,能够与文本开展更加积极有效的对话.

5.提升学生自主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审美品位的基础之上,深入理解文本的言语表达与主题。教师给学生之间建立有效对话模式,让学生意识到,即使家庭条件、学习成绩等不同,但仍旧有在课堂上沟通交流的机会,勇于发表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与看法,同学之前互相启发、互相鼓励,能够提升思维之间的碰撞效果,建立良好的阅读知识学习氛围。在《谁的本领大》这一课程讲解期间,教师围绕文章的主题内容,将太阳、风力的“本领”用图片展现出来,教师让学生讨论:两者碰到一起之后,争先恐后地说自己本领大,探究它们各自的心理。由此,学生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在文章的前三段中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经过表情、动作的体现,整个课堂加强了文章主体的对比效果,在学生互动交流之后,大家互相对比并将思维交换共享,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通过有效对话的研究与分析,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意识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以及文本学习,创建良好的课程教学环境,给学生创建更大的进步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卞光敏.有效对话:让阅读课堂贴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价值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0):140-141.

猜你喜欢

有效对话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有效对话——让儿童的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