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下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2019-04-19张颖
张颖
摘 要: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应采用多元化识字教学策略,运用联想、形象、歌诀、故事、比较、掌握规律等多种策略开展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多元化识字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何理解和实践这一理念,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统编教材下多元化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至少拥有8种求知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对同一知识点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同时也允许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智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汉字是音、形、意统一的表意文字,它既有表意功能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综合性,又有以形表意的具体性、直观性、形象性。汉字的这些特点能充分调动和使用大脑的各种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多元认知途径来识记汉字,从而培养和发展多元智能。
由于儿童是独立鲜活的个体,他们各自的身体心理发展不同,所以他们的认知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他们总是以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回应不同种类的信息。有的学生强于记忆,在随文识字中凭借汉字的语言环境就可轻松地完成对汉字形体的机械识记。有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强,非常善于发现和总结知识的特点规律,这样,他们就能游刃有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和系统规律快速地集中找规律识字。还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擅长于联想,他们常常能够借助汉字字形、字义或字音的特点捕捉到有效的奇特的联想线索,从而牢固地掌握一批汉字。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能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更好地利用儿童的优势智能带动整个汉字学习,与此同时,还可以组合不同心智类型和水平的儿童进行小组识字活动,利用他们互补的潜能,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二、统编教材下多元化识字教学实施策略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如果单纯使用某一种识字方法,不能全面反映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认知汉字的规律,因此,需要选择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1.联想识字法。
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游”字,以前总有学生把”游”字写成”氵放”,如果我们这样来引导学生:看到这个字,你能想象到一个什么场景?学生:“我想象到有一个小孩子在四四方方的水池里游泳。”然后让学生说出理由,学生:小孩子就是左下边的那个“子”,水池里面有水,所以有个“氵”旁,因为中间有个“方”字所以想到了池子是四四方方的。教师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在教师指导下产生的联想,使“游”字的各个部分和意思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学生记得牢固些,老师的正确恰当的评价,也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2.形象识字法。
由于直观形象所含的信息量大于语言文字的信息量,人们一般对事物的外在特点和具体形象记忆较快,记得牢固,所以在教学生字时尽量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等,以引起学生兴趣,便于记忆。如学习“龟”字,可在黑板上画乌龟的简筆画,请学生把字和图画进行对照,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强化了记忆效果。
3.歌诀识字法。
儿歌和口诀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识记,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认的生字,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从而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以提高识记字形的准确性。如教学“碧”字,可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4.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和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画面或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如学习“盒”字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杨修的“一人一口酥”的故事,让学生在欣赏和理解故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掌握这个生字,也使他们懂得了通过组合、拆分汉字的方法能更牢牢地掌握一些生字。
5.比较识字法。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仅仅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且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区别时增强记忆。如在教学形近字“辨、辩、瓣、辫”时,指着女生头上的小辫子,说这是辫子的“辫”,女孩子常常用一根丝巾扎起辫子,然后让学生自己继续观察,比较这四个字外形上的不同点,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记住这些生字。西瓜要开花后才能长大结果,所以瓣字里面有个西瓜的“瓜”字;辨字里面的点和撇,好像是一个人站在双胞胎之间,仔细看,在分辨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在分清“辨、辩、瓣、辫”的音、形、义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组词或句式填空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6.掌握规律法。
汉字有多种造字规律,掌握好这些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比例较大的是形声字,这类字大多数是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构成的。如“晴”字,就是左形右声的字,“青”是表音部分,“日”是表意部分。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和“换法”,使他们加深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识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