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奖励机制在小学田径训练中的有效应用

2019-04-19向海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奖励机制田径训练小学课堂

向海波

摘  要:小学田径训练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田径训练难度大、易疲劳、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普对田径训练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田径训练中,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入课堂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课堂奖励机制也称为激励教学法,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竟争意识,激发学生勇敢、积极的健康品质,从而有效提高田径训练教学质量。

关键词:奖励机制  田径训练  小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80-01

小学生处于锻炼学习的最佳时期,在田径训练中可以快速掌握,各种动作技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健康发展。但小学生普遍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很好地完成田径训练任务。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课堂奖励教学机制,通过外部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田径学习和训练中。

1   语言激励法

语言激励是体育教学中比较多见的一种鼓励方法,它的范畴是以语言的形式对学生的行为予以肯定或赞许。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的语言激励非常重要,有时候,仅仅一句发自内心,带有激励性的语言就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就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乃至起到鞭策学生并让其铭记于心。因此,恰当的采用此类表扬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着显著地促进作用。比如,在教学生扔铅球时,不少同学认为自己不太看好,手中的铅球仿佛长在了手上,迟迟不肯抛出,这时,你不妨说上这么一句:“你这个姿势很好,看来你已经基本掌握了扔铅球的要领了,用力抛出去,相信会很漂亮的!”不过,在大多数实践中我们发现,一蹴而就并不现实,成功往往基于大量的失败。在学生失败时,说上这么一句是不错的选择:“嗯,做得很好,再来一次的话,你将会做得更好的。”在赞许和肯定的言语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同时也启发了内在的潜力,这样学生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中日趋完善。

2   竞赛激励法

竞赛激励法也是田径教学常见一种激励教学方式,这种方法的核心要领是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喜玩好动,对于一些加入游戏和竞争元素的活动情有独钟。因此,当学生大概领会了教师所教的一些操作和理论后,为了加强和巩固学生的领悟程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制造一些比赛的機会,让他们在竞争中进步。此类教学技巧的应用,对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的强化,对实战水平的提高影响巨大,是必不可少教学方式,同时还使学生更具竞争意识。比如,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间增添一些比赛项目,像接力跑和短跑这样的就行,这对增强运动的主动性,磨合团队意识和竞争力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在强烈的竞争氛围中举行类似跳远、跨栏这样的比赛,从而使他们的专业实力更上一层楼,除此之外,这样做还引发了他们融洽的配合、积极的竞争、主动的学习等连锁反应,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其综合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   情态激励法

情态激励法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情感和状态感同身受的基础上。在某些场合,这种鼓励的效果远远高于语言的使用。对学生来说,很容易达到心理上的启发,起到匹配的作用。情态的功能往往比语言更细腻,更有内涵,情态激励是内情外化的体现,其作用效果往往令人满意。比如,在田径跳高教学中,少量学生身体素质不高,有的身材矮小的学生心理压力很大,久久无法释怀。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的实力展现,也影响着这些学生的未来,以及他们的运动训练与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体现出对特殊学生学生的关爱,如他们要进行跳高训练,这时教师可以地站在他们旁边,投于和蔼的目光和鼓励的眼神,面带笑容,让他们他们沐浴在教师的信赖和勉励中,使心中的不安荡然无存,转而变成无限的动力,即使情况不妙也能保持冷静地参加培训。又如,当学生在长距离跑步训练时,当学生达成训练目标时,体育教师第一个微笑,一次鼓掌鼓励,看似微小,但学生受到的鼓励超乎想象,当下一个目标来临时,也会无比自信。

4   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是田径体育教学的重要激励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目标的指定,是让学生在训练的各个阶段,都要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在田径教学中可以根据训练要求制定相关目标,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大大促进了训练的积极性。然而个体差异时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因人而异的目标设定才是明知道,如果目标设定不考虑个体差异,是对健康成长的薄弱环节的忽视。比如,进行跳高练习时,教师需要因材施教,详尽考察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种类学生设立各自目标,单纯地依赖实际高度作为标准未免多有不妥。像那些有天生跳高资质的学生来说,就应当匹配与之适应的目标。至于那些跳高水平不太好的学生,就要改变标准,以勉励其进步为主要策略。此方法能够实现人人成才,而不是有资质者生存。这样一来,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将被解除成绩一直高人一等的状况,同时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难以实现进阶,甚至不进反退。在目标激励法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步,最后殊途同归,不仅提高身体素质,加强了技能,提升了创造力,还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加有趣。

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田径训练中采取课堂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从而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训练中来,同时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田径训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教师在采取课堂奖励机制时,应当重视强化激励的及时性和合理性,当学生田径训练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充分发挥课堂奖励机制的作用,通过激励方法和合理运用,有效提高课堂的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淑娇.论提升小学生田径训练效果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8(05):111-112.

[2] 张家安.以趣促学——小学田径训练中引入趣味教学的构想[J].田径,2018(04):56-57.

[3] 王淑贞.兴趣教学在小学田径训练中的应用[J].田径,2017(04):55-56.

猜你喜欢

奖励机制田径训练小学课堂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地方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管理机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