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2019-04-19李玲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融入思政课传统文化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深入研究如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课;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和特质的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群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提升大学生基本素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

(一)教学内容的共通性是二者融合的基本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文化传承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个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优质源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所在。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任何空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都是无缘之木,无水之源,没有生命力,更没有说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都能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者在内容上具有共通性。

(二)育人目标的一致性是二者融合的价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归根到底这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的伟大工程,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尤其重视对人的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的追求。学会做人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旨。人的道德品质的完善、个人行为的自律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以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政治信念、道德规范以及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以及伦理道德方面提出基本价值规范,这些价值规范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现路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要以课堂教学为根本,采取撷英集萃的原则,汲取传统文化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契合的内容,分门别类提炼出精髓,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法家等一些思想,“仁爱”、“诚信”、“正义”、“天下为公”等等,可以融入进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及社会公德的讲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传统文化中有无数关于仁人志士爱国情怀的故事,可以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培养复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更是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讲述,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授课过程中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则。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是主要矛盾,传统文化的融入是次要矛盾。时刻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主导”,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援”,切勿本末倒置。如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成传统文化品鉴课,就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传统文化的融入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借助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服力和感染力。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教育是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的,二者并行不悖,传统文化是能与新时代结合,并展现其现代魅力的。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性培养相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学生,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并有坚定政治信念的新时代新青年。

(二)在思政课实践教學中凸显传统文化因素,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消化理解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开展多种多样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力举措。这就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作为一项标准加入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设置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设立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校外实践基地,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学习。比如参观名胜古迹、遗址、博物馆等。参观过后鼓励学生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完成作业。例如笔者所在的艺术院校,专业设置中就有很多可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作机会。美术相关专业可以利用带领学生外出采风的机会,参观名胜古迹,进行艺术创作。在和自己专业结合的过程中,领悟传统文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好有思政课教师参与,引导学生把艺术创作、传统文化与政治理论相结合,一方面帮助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促使艺术创作更有文化底蕴和政治高度。二是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比如聘请专家学者做讲座,让学生在丰富的学术大餐中感悟传统文化,提升政治素养。还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一些文体活动。艺术学院的学术活动丰富多彩,在这些活动中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做引领,融入传统文化的要素,挖掘更广泛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的题材,创作出更有深度的文艺作品。学生在找资料、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大的专业兴趣,同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亲和力,事半功倍。三是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回到家乡寻找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的主题,撰写实践报告并制作PPT,开学之后在课堂讲述。

(三)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多种手段,提升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影响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平台、新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日益广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也要充分运用这些手段,与时俱进,提升二者融合的效率。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网络教学平台上,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平台,或是慕课教学,有一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上网自学。在这个网络自学平台上可以专门开辟的高质量、有内涵的传统文化专栏、模块,师生共同创建,学生自主学习,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其次,利用最新的微信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建立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微信公众号,倡导学生关注,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原创作品的撰写,用学生青睐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发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最后,尝试利用其它多媒体模式,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网络直播、抖音等最流行的方式,都可以拿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用。要突破思维界限,尝试创新方法,弘扬传统文化,达到思政教学效果。当然,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甄别网络内容的正确性,帮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分析角度,客觀冷静的评价社会现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知行合一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最终还要落在教育考核、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上。因此,在教学考核阶段,可以建立综合立体的评价体系,融入传统文化的考核因素,改变过去只用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例如在试卷考核部分,试题设置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相结合,督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并用它来分析实际问题。另外,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上,可以加入行为养成的考核。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的教育是最核心的部分,学生平时的表现能够体现最基本的道德素养,都可以加入到平时成绩中,以最直观的方式促使学生做的表里如一。这就改变以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重视课上教学、轻视课下教育,或者只重视理论灌输、轻视行为养成的做法。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创造性转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原则和路径,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平台、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四位一体”的教育路径,以提升教学效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耀山,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入路径研究》GS1714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玲(1979—),汉族,女,吉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国际政治。

猜你喜欢

融入思政课传统文化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