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所体现出的思想境界

2019-04-19韩丽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水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篇末作者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神游”“笑我”“人生如梦”这些字眼,很容易让读者以为苏轼的思想是消极的。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加以探究,很多学生认为这表达了作者人生理想追求幻灭之后的消极思想。本文试从“江月”意象的内涵入手,探究剖析苏子蕴含于赤壁怀古的积极思想和人生态度。

中国文人有以酒祭奠的传统,来纪念先人,用这种仪式把庄重、尊崇、敬仰等情感寄予其中。端午节有人去汨罗江边以酒洒地来凭吊屈原。追悼屈原的伟大,感知屈原留给后人无穷的精神财富,表达内心的崇敬。那么苏轼凭吊江中月亮,也是表达类似的情感吗?还是在追念周瑜的功业之后,觉得自己荒蛮之地以戴罪之身根本无法和周瑜相比,虚叹一声“人生如梦”,借江月来转移话题,以免再次遭受文字之祸?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弄清“江月”意象的深远内涵。

一、“江”意象的美学分析

中国古汉语中“江”特指长江。凭借它的宽阔浩淼深邃博大,两岸山峰的高耸险峻秀美引发无数文人骚客的感慨。尤其唐宋以来,它的美学内涵更加丰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把江海相连的浩淼无垠、汹涌澎湃表现出来,又以初升的月亮来烘托氛围的壮阔宁静,天空和江面、海面相互映衬,整个意境包容了天地,甚至宇宙。杜甫《登高》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把长江的奔流不息雄奇壮观绵延不绝的气势用“滚滚”二字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且后人化用无数。大家最为熟悉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同样豪壮。苏轼的《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夜晚的江面雾气茫茫,水天相连,浩瀚无垠,乘坐小舟荡漾其中,自由自在,心旷神怡,如临仙境。“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张籍《吴宫怨》)江面旷远开阔而又非常孤寂寥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悠长的不见尽头的长江水流到了天边,小船的帆影逐渐消失于视野之外。“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又是把大江置于月夜星空之下,境界阔远。唐朝诗人崔季卿的《晴江秋望》有“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万里无云的天空下,长江上千帆竞发,水天一色,更显开阔。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江”第一个美学特征是旷远开阔、浩淼深邃、自由。

第二层是江的哲理内涵。时光如江水流逝,但江水永恒,而时间一去不返,江水反而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此以后“江”更多的是历史长河的象征,是永恒的不可逆转的宇宙规律。时光和流水,时刻流动着,不可阻拦,无法挽留。人们既无可奈何的感叹,又发自内心的敬畏。在感慨、承认之际,充满被动无奈的伤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初唐文学天空中张若虚曾诗意的追问过宇宙的永恒起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滕王和当时的繁盛歌舞已经随历史烟云般飘散,长江水自顾自的流淌着,永不停息。一为无可奈何的消逝,一为永恒不息的流动,二者相互比照,让我们生发深沉的历史感慨和旷远的宇宙意识。“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短暂的南朝历史想来令人悲伤,永恒的长江依然如此。一句写南朝的繁华已逝,一句写宁静的长江。流水飘过,时光易逝,但古人不消极对待,而是积极抓住有效时间来有所作为。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寄寓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寄寓了生命积极有所作为的深远意味。时光无情流逝,多么宝贵啊!所以要珍惜啊!所以,江的第二个美学特征应该是它的既易于消失的无奈,又永恒存在的敬佩。这是矛盾对立的,而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就是积极态度去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第三个美学特征是送别内涵:多情的善解人意的哀愁的。古代交通不便利,江水又难以跨越,江水是阻隔,滔滔流动的江水,恰似离别之人连绵起伏的别情相思,无穷无极。“江”常常是连结乡思和离愁的象征意象:杜甫的《绝句六首》其六:“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诗人将“江”和“月”组合,将有意识之渔人与无意识之鸟儿的相比,渲染了思乡之情。鸟尚如此,人何以堪?情感悲切而真挚。苏轼在被贬海南途中有“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面对苍茫的江水,身处孤城凄凉的号角声中,他向子由既描述着的处境,更是表达着遥远而无边的乡思。还有苏轼在《临江仙·送王缄》中写道:“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之好在,孤客自悲凉。”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词人无法释怀,只能将心中的凄苦洒向江水,让江水消解心中的苦闷。他的情感表达则含蓄、深沉而不露痕迹。漂泊又是在漫长的中无依的游历,更能体会到的无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笔下的江水情意绵绵,体会了离别人的浓浓的哀愁。它如此善解人意,依依不舍的送行着。

二、“月”意象的美学分析

千古长存的月亮,从其特征来看,人们身处何地,看到的月亮相同;从月相的形态及其来看,月亮的阴晴圆缺,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月亮亘古如斯,跨越时空,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月亮常常引发诗人的哲理思考。月亮在诗人的笔下虽也常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古诗中月意象的内涵主要有三类:

(1)“我寄愁心与明月”,千百年來“明月”也成了文人骚客失意时表达孤独寂寞心态及寻求慰藉与解脱的最佳载体。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将孤独处境中的精神渴望得淋漓尽致。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视月犹人。“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但他所追求的还在于达成永志难忘的精神契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作者于崇拜孤独和拒斥孤独的精神矛盾中人月共舞的“心理神话”。苏轼《西江月》有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云遮月本是常见的自然,但苏轼却以此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孤光”是此刻诗人心境的写照是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

(2)“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是月亮带给最平常的启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号称“东方乡情曲”的《静夜思》人多半幼时便耳熟能详。“床前明月光”是天上光明客不请自来的造访,不请自来自然会生疑,这即是诗人不失赤子之心的天真和敏锐之处。疑月为霜,心境自然是一片晶莹、清凉。就为人月相得、思通千里了一处清明虚静的心理机制。于是在举头低头之间,人与月产生瞬间的精神遇合,进而激发了永恒魅力的回忆,那是对童年时代故乡明月的回忆。瞬间的直觉直达精神深处的永恒。这李白脱口而出,却令人百代传诵的奥妙所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不陌生。这首词是中秋月夜作者怀念弟弟而作,感情极为细腻缠绵,婉转深切而令人回味无穷。中秋之夜,面对心慕已久的知音——高悬于空的明月,作者免不了举杯相邀。敬酒寻问之际神往。但理智告诉作者“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起舞弄清影”般潇洒快乐呢?然而那颗高洁的灵魂总是孤独地清醒着,入眠。为何?人间天上“此时相望不相得”的执著于理想之情,“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念弟之情,所谓“万水千山总关情”。然而“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作者便劝“不应有恨”。他明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进而从大自然中慰藉与启迪,消释了人生苦恼。在理性的予至亲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深挚而永恒的祝福。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中,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契合。

(3)以月写人的高洁品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既象征友人为人高洁,也象征友情的纯洁深挚。由此看来,苏轼的心灵似乎沉浸在澄碧晶莹、纤尘不染的月光世界里。

那奔腾不息的大江和高悬于天际的明月,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关注着苏轼的喜怒哀乐,宦海沉浮,见证着苏轼人生的悲欢离合、坎坷曲折。这两个意象概括了苏轼旷达、多情的一生,人们提到苏轼,脑中多是旷达的乐天才子形象。他与自然万物共朽的超世心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出世,绝世独立的士精神文化人格,无形中為你我树立了处世的榜样。苏轼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所以他用酒祭奠江月。那江中月亮也以其旷远、永恒、高洁、多情让他沉浸其中,仿佛江月比挚友更了解苏子的内心情怀。

韩丽梅,安徽省阜阳城郊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水苏轼
唱不尽心中的春江水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那年的江水
共饮一江水 亲如一家人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基于教师角色转换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启发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