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2019-04-19柳海燕
吴 艳,柳海燕,张 薇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如皋 226500)
胃息肉(Gastric polyps)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后隆起的乳头状组织[1],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病因不明,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2],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胃息肉患者,临床首选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3]。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治愈。因此我院选择胃息肉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分析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1 资 料
采用随机数字法从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胃息肉患者中抽取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胃息肉临床判定标准者[4];(2)经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明确具体病情者;(3)>2cm的无蒂或广基型息肉,且呈现.进行性增大者;(4)符合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适用症者;(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手术禁忌症者;(2)并发胃癌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3)有精神类疾病者;(4)肝肾功能障碍者;(5)不能正常进行沟通者;(6)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7)哺乳期、妊娠期妇女。96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常规组中,患者共48例,包括男24例,女24例,患者年龄26岁到81岁,平均(64.09±0.37)岁,单发胃息肉29例;多发胃息肉19例,患者病程1年到3年之间,平均病程(1.35±0.22)年。综合组中,患者共48例,包括男22例,女26例,患者年龄27岁到83岁之间,平均(62.89±0.14)岁,单发胃息肉27例;多发胃息肉21例,患者病程1年到4年之间,平均病程(1.41±0.19)年。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利用生物统计学SPSS18.00软件分析2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2 方 法
给予常规组(n=4 8例)常规护理。给予综合组(n=48例)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药物过敏者、合并症、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手术治疗方案,临床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前血象、出凝血时间及心电图等各项检查,要求患者手术当日禁食12h,禁水4h~6h,术前耐心细致告知患者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手术流程、预期效果以及有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尊重患者,体谅患者,帮助患者排解压力,消除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恐惧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不确定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另外,临床护理人员手术相关配合的器械、医用耗材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如期顺利进行。(2)术中护理。临床护理人员于患者右手臂上留置静脉套管,协助麻醉工作,连接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凝切部位有无出血、穿孔等情况发生,并及时处理,另外,退镜时应配合医生抽吸胃内气体,以免引起患者腹胀不适、穿孔以及误吸。(3)术后护理。给予患者吸氧护理,并采用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进行治疗,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d,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护理,定时查房,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要求患者术后禁水2h,禁食1d,可逐步进食无渣食物、少渣流食以及普通食物,避免进食牛奶、豆类食品,严禁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1 观察指标
(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焦虑情绪采用HAMA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评分标准:总分 < 7分: 无焦虑;总分 在7~13分: 可能有焦虑; 总分 在14~20分: 肯定有焦虑;总分在21分~28分,明显焦虑;总分 ≥ 29分: 严重焦虑。抑郁情绪采用HAMD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评分标准:总分< 7分: 正常; 总分在7~17分: 可能有抑郁症; 总分在18~24分: 肯定有抑郁症;总分>24分: 严重抑郁症。
(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生活质量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价,共包括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八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0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好。
(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价。共19个评价项目,评分范围为0分~95分。若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2.2 数据分析
采用生物统计学SPSS18.00软件处理数据,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以(±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
3 结 果
3.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HAMA评分、抑郁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组焦虑HAMA和抑郁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综合组患者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评分值,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见表2 。
3.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结果如表3所示,综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08±0.37)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4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胃息肉患者多伴随上腹隐痛、腹胀、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和体征,病情较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临床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能够明显控制症状,但由于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易引起患者疼痛等不适感受,患者担心疗效、恐惧疼痛等负性情绪较重,配合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严重干扰了临床疗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以平稳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临床价值较大。
常规的情况下,护理措施简单,临床护理人员不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满意度不高,临床护理效果欠佳。 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在相比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言,一方面,通过术前护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协助术前检查,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使其身心状况处于最佳水平,并积极给予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给予心理护理指导,以消除负性情绪,使患者以平稳的心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通过术中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做好体位、静脉留置针、麻醉等各项配合工作,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再者,通过术后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做好吸氧、药物治疗、饮食指导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本研究显示,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